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肥市既有住区存量巨大、分布广泛,且至今依然保存着基本完好的质量,具有很长的使用寿命。然而,由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建设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如今看来,这些住区在设计方面往往存在平面功能不合理、面积标准偏低、绿化率不足、停车位不够等缺陷,同时,随着时间的流逝,老旧住宅的建筑立面老化与损坏、配套设施陈旧等问题也愈发严重,使得住区日渐显露出衰败的迹象,无法满足人们现在的居住需求。然而,大量的拆除重建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财力和物力,还给城市带来大量的碳排放,破坏城市人居环境。在全球气候变暖,雾霾肆意扩散,各国纷纷制定节能减排计划的大背景下,对于存量如此巨大的老旧住区,只有合理地对其进行低碳改造,才能真正改善住区的人居环境,提升住区的居住品质。本文围绕导师关于“城市住区人居环境改善的低碳节能技术整体性研究”的课题,以合肥市20世纪90年代的既有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90年代老旧住区的现状并总结其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同时结合国内外城市与住区更新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探讨基于低碳理念下的合肥市90年代既有住区人居环境改造的适宜性策略。最后,通过琥珀山庄南村的实例将更新理论赋予实践载体,从建筑单体、住区环境和低碳思想的引导三个方面入手,探讨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策略,为合肥市90年代老旧住区人居环境的低碳更新提供一份可借鉴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