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桁架结构航天器动力学分析与主动控制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x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航天事业在不断发展,航天器的尺寸逐渐趋向于小型化和大型化,其中大型航天器主要由大型桁架或薄膜结构组成,其结构愈加复杂,随之而来的有关动力学及控制的问题也逐渐出现。对于在轨运行的大型桁架式航天器,其一般搭载了高精度的有效载荷以提高航天器整体的工作能力,在航天器运行过程中需要保证其结构振动幅度在允许范围内,这就涉及到航天器桁架的振动抑制问题。为达到结构抑振的目的,首先需要建立桁架式卫星的动力学方程,反映航天器本体与桁架结构的耦合效应,进一步采用合适的控制方法进行振动抑制,本文针对大型桁架式航天器的结构振动抑制及姿态控制问题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针对桁架结构进行有限元建模,利用成熟有限元软件和自编程序对桁架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其模态振型数据,验证自编程序的准确性。其次设计含压电陶瓷叠堆的压电主动杆作为主动执行机构,并利用Lagrange方程得到压电主动杆动力学方程,最终集组得到含压电主动杆件的整体桁架动力学方程作为控制器模型。考虑桁架结构的控制问题,针对一端固支桁架结构,利用压电主动杆替换某些杆件形成新的桁架结构,利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LQR)方法对桁架振动进行控制,分别在桁架末端施加瞬态和周期性激励,通过仿真实验得到了LQR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对于含大型桁架航天器,采用本体加柔性附件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方法,考虑航天器姿态机动,得到航天器本体姿态—附件振动耦合动力学方程。选择合适的结构参数求解得到具体的耦合系数后得到航天器具体动力学方程,分别设计PD及滑模控制器对航天器进行姿态控制,并通过数值仿真方法验证了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最后针对航天器本体进行姿态控制同时控制桁架振动的需求,设计了双环控制器,通过仿真实验说明双环控制器能够满足所需控制要求。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估温针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河南省肿瘤医院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59例PG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常规组采用现代医学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运用温针灸及耳穴压豆的中医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胃肠动力恢复时间、胃瘫主要症状量表评分(GCSI)及临床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86.21%)高于常规组
期刊
地外天体巡视探测是当今深空探测的主要方式之一。以火星探测为例,火星车为人类传回宝贵的图像、气候条件、大气和岩石成分等科学数据,为人类揭开了火星表面的真实环境。受火星与地球之间通信时间、数据传输带宽以及火星车的能量等因素的限制,图像传输成本巨大,因此探测车拥有自主进行环境感知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随着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快速发展,语义分割为机器理解环境提供了基础。本文将结合火星环境和火星图像的特点,针对
学位
流域水文模型是科学认识寒区流域水文过程机理的重要手段。耦合多源数据对提高模拟真实性、减少不确定性、提高未来预估能力至关重要,但仍缺乏综合模拟的科学手段。反照率深刻影响着冰川消融过程,但仍缺乏考虑反照率对冰川径流及物质平衡模拟效果影响的定量研究。水稳定氢氧同位素可以揭示冰川流域水文的中间过程和机制,具有示踪的作用,但同位素示踪的冰川流域水文模型仍在起步阶段,其效果仍有待检验。作为气候变化敏感的指示器
学位
月球是人类探索外太空的窗口,对月探测是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一环。本文主要研究月球探测器动力下降段制导控制方法,月球探测器动力下降段是月球软着陆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其飞行轨迹精度会直接影响飞行任务的成败,因此月球探测器动力下降段制导控制方法需具有较高的干扰适应能力。本文首先调研了国内外探月的历史和未来规划,对探月飞行的相关技术做了分析总结,接着对月球探测器动力下降段进行了六自由度建模,为后续制导控制
学位
近年来,各领域装备系统的模块化和集成化趋势愈发明显。航天器作为典型复杂系统,涉及学科领域广,精度要求高,建模、仿真通常涉及多个领域的模型组件。因此,多领域统一建模方法在航天器建模领域被广泛应用。集成测试是航天器研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基于实物的测试具有各种局限,可能会掩盖航天器系统设计中的某些问题,对系统的生命周期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在其研制阶段,建立航天器系统测试性模型,研究系统的测试性设计
学位
自无人机应用于战争以来,无人机在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能够直接决定一场战争的走向。固定翼无人机由于速度快,巡航时间长等优点,在军事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军事作战中,突防任务是攻击任务的前提,无人机足够的突防能力是保证其能够突破敌方火力拦截到达目标空域作战的基础。针对无人机突防这一重要作战任务,本文开展了固定翼无人机随机轨迹生成与协同控制方法研究,致力于提升战场环境下无人机的突防能力
学位
大规模航天器编队飞行是指使几十颗及以上微小航天器保持严格的相对运动状态,以满足特定的任务要求。与功能完备、结构复杂的单个大型航天器相比,编队中的航天器协作构成一个虚拟的整体,形成新的工作体制,通过将任务和载荷分布于微小航天器的方式来突破单个大型航天器的技术瓶颈。虽然编队飞行技术具有高可靠性、高性价比和高冗余度等优势,但大规模航天器编队在飞行过程中针对构形的控制常常存在一些关键的技术问题:执行机构推
学位
随着空间在轨服务能力的提升,对空间非合作目标在轨操作和处理的任务越来越多。利用航天器在轨载荷与处理设备快速精确地测量出空间非合作目标的运动特性参数是交会导航的基础,对在轨服务与操作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利用相机载荷采集的图像序列,实现对空间非合作目标相对姿态和运动参数的估计。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首先,对空间非合作目标进行识别,研究一种基于FPN与Darknet网络进行空间非合作目
学位
如今,小天体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太空探索目标。对于小天体探测任务,特定区域的近距离飞行观测至关重要,因为它允许探测器在安全范围内最大限度地靠近小天体,从而实现更精确的地貌观测任务,也为即将到来的着陆阶段进行排练并收集信息。小天体探测任务中,探测器距离地球遥远且所受作用力复杂,小天体周围环境不确定性大,地面测控无法提供快速准确的测量,并进行迅速的决策与控制,传统的轨迹规划方法难以满足快速、鲁棒和安全等
学位
高原高寒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差、环境恶劣等因素一直以来都是飞行器执行相关任务的巨大挑战,导致我国高原高寒地区边防哨所的物资运输以及医疗救援问题始终都是一大难题。针对高原高寒地区的救援运输需求,无人机需要满足垂直起降,一定载重,较大升限,抗干扰能力强等诸多要求,而现有无人机在各方面能力上无法全部满足,使得高原高寒地区的救援运输任务存在缺口,需要一种全新的平台来做支撑。故在以上背景下,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