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统治者对于民族地区进行专门的管理,古已有之。民族区域型政区,作为我国行政区划制度的组成部分,它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整个国家的不可分离部分。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逐步取代计划经济,这些变化对于民族区域型政区的冲击与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城市化浪潮的冲击,民族地区自身发展的需求,都对现存民族地区行政区划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萌动了改革的需要。但由于针对民族区域型政区建制面临新问题、新情况的法律法规缺位,民族地区寻求发展但是缺乏正确的引导,部分地区领导者对于民族区域型政区建制特殊性的认识不足等原因,致使民族地区出现了一些异化现象,民族区域型政区一般化倾向日益突显。目前,我国对于民族区域型政区行政建制的研究仍处于摸索时期。因此,我们如果认真研究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可供借鉴的参考意见,这对于我国民族地区行政区划体制的健全和完善以及促进该地区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民族区域型政区及其一般化倾向这一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笔者大量收集查阅有关资料,认真分析领会了我国设立民族区域型政区的初衷,参考借鉴国内外学者对民族问题、民族自治地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了当前我国民族区域型政区的现状。我国民族区域型政区存在一般化倾向的问题,比如撤销自治县(州)设一般市(区)、市辖民族区被形式化、民族乡被改设镇(街)建制等等,这一问题对于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我国民族区域型行政区划制度的完善以及我们国家的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都具有十分严重的消极影响。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部分地区领导人对于民族区域型政区特殊性的认识不足;当前城市化浪潮的冲击;民族区域型政区建制法律法规不甚健全且得不到应有遵循;民族地区经济迅猛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等。最后,针对我国民族区域型政区存在的一般化问题,作者提出了纠正民族区域型政区一般化倾向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及供参考和借鉴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