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学科。而文化涵盖了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所创造的一切有别于自然的物品,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作为社会组织之一的农村民间组织也属于文化的范畴。自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全球性结社革命”浪潮以来,民间组织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民间组织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1978年中国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改革,它不仅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而且直接促进了农村民间组织的生长发育。它们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本文运用人类学功能主义理论,以无为县优质棉产业协会为个案,对中国转型期特定的社会结构下农村民间组织的产生、发展和作用进行了功能分析和研究,旨在为破解“三农”难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提供有益的探索。 本文农村民间组织为研究对象,以无为县优质棉产业协会为个案,通过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和文献搜集等田野工作方法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对农村民间组织的相关理论和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由于关于民间组织的概念众多,笔者首先对本文中的农村民间组织的定义进行了界定。这一定义是在不与相关概念和理论相冲突的前提下,加入了特定的限定,与其他概念相比既有一致性又有向异性。此后,本文重点介绍了无为县优质棉产业协会的情况,以大量、详实的资料再现了其产生、发展和壮大的过程,并以人类学功能主义理论进行了具体分析,是转型期特定的社会结构下农民的需要催生了农村民间组织,是政府的扶持与优惠政策的带动、能人的带动迎合了农村民间组织发展的需要,而发展壮大了的农村民间组织又反过来对转型期社会结构下农村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发挥了巨大功能。最后,笔者就如何发挥农村民间组织的功能谈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农村民间组织在我国蓬勃发展,它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农村民间组织功能的发挥,必将促进“三农”的早日解决,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