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合金薄膜快速相变的高通量热分析法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olinwang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材料高通量实验”是材料基因组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通过实验通量的大幅度提高实现研究效率的根本转变。目前用于研究合金体系的高通量手段非常有限,且多数实验方法只能在定性表征的基础上实现材料的粗略筛选。有鉴于此,本文拟设计两种互补的高通量热分析方法?纳米量热法和变温电阻法,一次性制备成分或结构丰富的样品库,并对纳米量级薄膜样品的热容、相变焓变以及微观结构变化进行并行的定量表征,为相关材料的快速筛选提供更准确、高效的途径。
  为实现上述研究目标,本文围绕MEMS结构的纳米量热和变温电阻传感器阵列,从传感器设计和制备、数据分析方法、电路及硬件测试系统设计和搭建以及样品在传感器上的制备和表征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种高灵敏度低噪声差分式纳米量热方法。设计和制备的纳米量热传感器阵列,能实现芯片上的原位热处理以及温度和热信息的同步采集。传感器的工作温度可达1500K、扫描速率105K/s,基于传感器设计的差分纳米量热方法的灵敏度达12pJ/K,能检测到纳米量级样品的微弱相变。快速量热扫描能大幅度缩短测试时间,也为研究相变动力学及特殊合金材料如金属玻璃的非平衡相变和形状记忆合金的快速相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同时,新型高通量变温电阻传感器具有同步测量材料的电阻和温度及原位热处理功能,传感器的使用温度范围从液氮温度至约1000K,在该温度范围内温度均一性优于0.112%,优异的温度均一性使得传感器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以满足微弱相变的探测要求。
  在高通量纳米量热和变温电阻传感器阵列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采用两种热分析方法,对多元合金薄膜的相变过程、金属玻璃的玻璃形成能力及形状记忆合金的马氏体相变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首先,采用差分纳米量热法研究了Cu50Zr50的相变历程及CuZr形状记忆合金的结晶行为和马氏体相变。Cu50Zr50的纳米量热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快速热处理调控样品的微观结构和相组成,得到不同组合的CuZr2、Cu10Zr7、CuZr玻璃态或CuZr奥氏体相或CuZr马氏体相。纳米量热实现了CuZr从10K/s到21000K/s加热速率下的结晶动力学研究,发现升温结晶与冷却凝固的形核控制结晶机制不同,主要由生长控制。论文在快速纳米量热扫描条件下研究了CuZr马氏体相的形成条件——只有当加热温度略低于完全熔化温度Tm2,即将样品半熔化时才会形成室温下的马氏体相。进一步采用快速(2500K/s)热循环方法研究CuZr马氏体的相变行为,结果表明低温热循环会导致马氏体相变过程中的缺陷累积而使相变热滞增大,若将奥氏体相退火或高温热处理,可将缺陷消除从而使相变恢复稳定性。
  其次,采用变温电阻法研究了Ni-Ti-Cu形状记忆合金的马氏体相变和Pd-Si基金属玻璃的结晶和玻璃形成能力,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测出马氏体相变的温度及金属玻璃的晶化温度,且能够灵敏地探测到金属玻璃的结构弛豫和玻璃化转变等原子结构的微弱变化。通过将样品晶化后的电阻与玻璃形成能力相关联,发现玻璃形成能力好的材料晶化后的电阻值大,这一规律结合高通量的变温电阻传感器的应用,为快速筛选金属玻璃提供了一种高效的途径。
其他文献
本论文第一章对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CFRTP)和聚草酰胺进行了综述。鉴于CFRTP的加工周期有望比传统碳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CFRT)大幅缩短,对其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已经开展了大量研究。然而,由于热塑性树脂熔体的粘度通常较高,对碳纤维束浸渍困难,极大地阻碍了CFRTP的发展。另一方面,聚草酰胺具有低吸水、高熔点、高模量、优异耐化学品及抗紫外等性能,这使得它们成为一类非常具有吸引力的CFRTP基体树
学位
二维层状过渡金属硫系化合物(2D TMDCs)材料具有丰富的晶体结构以及新颖的物理性质,2D TMDCs材料在光电催化、电学器件、光电探测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光致发光在半导体型TMDCs材料的物理性质中最具代表性。他代表了TMDCs材料的带隙结构。同时,目前对于含Te元素的TMDCs材料的研究还有很多欠缺。大面积可控性制备高质量含Te元素的TMDCs材料还处于初步阶段。因此本文集中对MoS
学位
太阳能是代替传统能源最有潜力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其中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可制备大面积柔性器件等优势,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及寿命仍达不到产业化要求,因而关于提升器件能量转换效率及稳定性的研究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开发新的给受体材料,增加阴极和阳极界面缓冲层,制备三元或叠层有机太阳能电池等是提升器件效率的有效途径。引入合适的给受体界面材料则可以提升器件的热稳定性
学位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高效便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然而,锂资源储量有限且分布不均,导致锂离子电池的大规模应用受到限制。钠离子电池具有与锂离子电池相似的电化学储能原理,且钠资源储量丰富、价格低廉,被认为是实现规模化储能极具潜力的二次电池。然而Na~+的直径远大于Li~+,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表现出差的Na~+存储性能,因此,开发高性能储钠负极材料对钠
学位
时间是测量精度最高的物理量,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现有时间的定义是基于133Cs原子基态的超精细能级跃迁,不确定度为10-16量级。伴随着飞秒光梳的发明,使得光频标研究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近些年很多光频标的系统不确定度己经进入10-18量级,甚至部分进入了 10-19量级。这些进步对基础物理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比如精细结构常数α的测量、相对论效应的验证等。铝离子1S0-3P0的跃迁只有8 m
学位
隔离型AC-DC开关电源采用变压器实现电气隔离,具有安全特性高、稳定性好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手机适配器、LED电源、平板电脑适配器等中小功率电源中。但随着智能设备的发展与升级,其消耗功率日益提升,为了保持充电适配器的便携性,需要研究高频率、高效率、高性能的隔离型AC-DC变换器。在高频隔离型AC-DC变换器中,单管结构软开关变换器具有电路结构简单,控制难度低,以及稳定性高的优点,尤为适合中小功率的A
学位
由于超长的载流子传输距离、高的光吸收系数、可调的带宽、晶体的离子性等特征,铅基卤化物钙钛矿近年来成为光伏材料的研究热点。限制钙钛矿光伏器件性能的一个因素是钙钛矿的晶界和晶面缺陷。该部位缺陷不仅会作为电子缺陷态引起光生载流子的非辐射复合并且由于高的活化能和离子迁移率极易成为钙钛矿分解的活性位点。基于此,本工作主要围绕铅基卤化物钙钛矿材料改性进行研究,通过锰离子掺杂和疏水配体配位提高其碳基全印刷光伏器
学位
氢气作为高能量密度的清洁能源,其大规模应用是缓解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电解水制氢,是持续提供高纯度氢气的环境友好过程。目前,开发高效、低成本的过渡金属基电解水制氢催化剂已经取得巨大进步,比如,磷化物及合金等被报道作为高效的电解水析氢和析氧催化剂。碳材料(特别是不同电负性杂原子掺杂的碳材料)作为基底和封装可以有效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及稳定性。本论文利用过渡金属磷化物、合金的高水分解活性,结合
学位
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十分迫切。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新能源技术的典型代表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如何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一直是科研工作者们关注的问题。对于技术相对成熟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来说,由于硅的禁带宽度为1.1eV,太阳光中能量高于1.1eV的光子被太阳能电池吸收以后,多出的能量以晶格振动的形式形成热损失,而能量较低的光子无法有效地激发光生载流子,形成
学位
现代机构学的研究主要针对具有更好机构性能、更广泛应用领域的机构开展。本论文提出将串联分支、平面闭环机构和少自由度并联机构作为子机构模块,由子机构模块和数字拓扑图综合复杂并联机构的创新思想。综合出的复杂并联机构具有刚度高、工作空间大、稳定性好、少奇异、承载能力强等优势,其中含平面闭环子机构的复杂并联机构适合作为含冗余约束并联机器人、刚柔混联机器人等机构构型。并建立可用于求解复杂并联机构海塞矩阵的反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