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对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a sichuanensis Xiao进行了种蜂性状鉴定和低温培育的初探。通过对13个形态性状和5个经济性状的测量分析,发现体长、头长、头宽、产卵器长和前后胸颜色与出蜂数量的相关关系极显著,腹长与出蜂数量的相关关系显著,都可作为选种的指标。根据体长的变化,将这6个形态性状分为4组,方差分析表明上述6个形态性状不同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对应4组的出蜂数量也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川硬皮肿腿蜂可能存在这4个变异类型。根据寄生率、出蜂数量和在蜂群中所占比例3个方面的综合效果,确定第3组为优良种蜂。性状描述为:体长3.6~4.4mm,头胸棕黄色,腹部黑色,寄生率和出蜂数量分别为75.32%和21.04头,在蜂群中所占比例为32%。另外本试验选择20℃为低温培育的温度(寄生率32%,羽化率15%),连续培养4代。方差分析表明,每个低温培育世代的寄生率、结茧率、羽化率和蜂量平均都比对照极显著的提高,而且寄生率、结茧率和羽化率在不同世代间差异也极显著。对低温培育的川硬皮肿腿蜂进行正常温度(26℃)接种,发现经过低温驯化后川硬皮肿腿蜂比对照在寄生率上无差异,结茧率、羽化率、蜂量平均均比对照极显著的提高,但继代培养的结果无差异。而且低温培育的川硬皮肿腿蜂能在对照不能寄生的更低温度17℃下寄生产卵并发育为成蜂。对水分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经过低温驯化,其自由水含量下降,结合水含量升高,与昆虫的低温生物学特性相符。而且低温下能寄生并产出子代的母蜂和羽化出的子蜂,个体都较大,体色为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