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文化在互相交流中不断地碰撞、融合,从而形成了文化全球化。这其中,翻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是,翻译不是要追求大国文化强权弱势文化,相反,应尊重不同文化中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保护世界文化的多元共存,从而防止某种暂居强势地位的文化对暂居弱势地位的文化同化或吞并。韦努蒂的“异化”(Foreignizing Translation)翻译策略无疑适应了这一时代环境。其精髓是反对当时在西方翻译界占主流地位的传统通顺翻译方法,提倡保留剩余物(remainder),反对英美语言文化在翻译中的“霸权”。“异化”的策略被视为是对后殖民语境中抵抗透明性翻译的一种手段,它既反对原语中心论将译文放在从属原文的地位,也反对将翻译透明、译者隐身的译语文化取向的译法,因为这种取向使翻译沦为欧美中心者对东方主义者实施文化侵吞的手段。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的典故成语英译来分析异化如何有助于汉语言文化在世界,尤其是欧美国家的传播。很多成语在英语中并没有完全对等的表达,有些隐含的意义很明显,容易推断;有些成语即使本身有形象的比喻意义,但其字面意义就可以表达实际要表达的意义;还有一些是含有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成语,他们的名字家户喻晓,他们的名字就是中国的历史文化。这时,在不影响原义的前提下,采用异化的翻译方法,可以更好的传达出原文的色彩。根据文化交流的原则——相互交流和渗透、促进彼此间的融合,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处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异国情调的事务、形象或表达方式,尽量让汉语语言挤进世界文化交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