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补脑Ⅰ号对心肾亏虚、痰浊阻窍型AD及AD前期并Hcy≥14μmol/l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并建立体外高同型半胱氨酸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模型,模拟脑血管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观察补脑Ⅰ号含药血清对体外高同型半胱氨酸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模型的作用。从HHcy角度探讨AD的可能发病机理及补脑Ⅰ号干预作用。 方法: 临床部分:收集该院2013年12月-2016年2月住院或门诊心肾亏虚、痰浊阻窍型AD及AD前期并Hcy≥14μmol/l患者,筛选出符合标准的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补脑Ⅰ号汤剂+常规西药(多奈哌齐+叶酸片+维生素B6+维生素B12)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疗程3个月。使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MMSE量表及中医症状评分表评定疗效,并检测受试者血液中NO、ET-1、Hcy、ICAM-1等因子含量,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安全性评价。 实验部分:出生10天龄昆明种小鼠分离培养获得原代脑微血管内皮细胞;100只2个月龄昆明小鼠,进行补脑Ⅰ号灌胃1次/天,连续7天后,采取全血,离心,过滤,灭活,获取正常血清和补脑Ⅰ号含药血清。通过MTT法筛选出Hcy、补脑Ⅰ号含药血清最佳干预浓度和最佳作用时间,进行体外高同型半胱氨酸造模及不同因素干预。正式实验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模型组+正常血清组、模型组+补脑Ⅰ号含药血清组。使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ICAM-1、bcl-2蛋白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CAM-1、NFκBp65、Bax等基因的相对表达量,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NO、ET-1分泌水平。 结果: 临床部分:治疗前后比较:两组ADL评分、Hcy浓度均降低,MMSE评分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医症状评分、ET-1、ICAM-1含量降低,NO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中医症状评分、ADL评分、ET-1、ICAM-1、Hcy降低,MMSE评分、NO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对照组MMSE评分有效率分别为89.6%、75.8%,治疗组、对照组中医症候评分有效率分别为82.75%、65.5%。安全性分析:治疗前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无不良反应。 实验部分:成功获得纯度较高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10mol/L的Hcy干预24h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可抑制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引起细胞损伤,成功模拟体外高同型半胱氨酸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的模型。通过MTT法筛选补脑Ⅰ号含药血清最佳干预浓度为10%(体积分数)及最佳时间作用点为72小时。造模及干预处理后,与模型组比较模型组+补脑Ⅰ号含药血清组ICAM-1蛋白表达量、ICAM-1、NFκBp65、Bax基因相对表达量,细胞上清ET-1分泌水平下降,bcl-2蛋白表达量、细胞上清NO分泌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血清+模型组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正常组ICAM-1蛋白表达量,ICAM-1、NFκBp65、Bax基因相对表达量,细胞上清ET-1分泌水平下降,bcl-2蛋白表达量、细胞上清NO分泌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补脑Ⅰ号能够改善AD或AD前期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好,值得更深层次的研究和临床应用; 2.补脑Ⅰ号能降低Hcy水平,改善AD症状,对AD发生、发展具有保护作用,为临床老年性痴呆药物治疗的开发提供依据; 3.补脑Ⅰ号对高同型半胱氨酸损伤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当机体受到高同型半胱氨酸损伤时,补脑Ⅰ号可以抑制ICAM-1、NFκBp65、Bax、ET-1表达,促进bcl-2、NO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凋亡发生,促进血管功能恢复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