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底水流结构与推移质输移规律试验研究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q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底泥沙运动与床面附近的水流结构密切相关,精细研究不同水流与边界条件下近底水流结构空间、时间上的差异,对于揭示近底泥沙运动输移复杂多变性规律具有更为直接有效的学术意义。本文通过开展系列水槽试验,利用ADV测速及高速摄像技术,精细采集了近壁区的流速及紊动特征值,分条带计量了推移质输移情况。通过对比横向密布测点的流速结构差异,剖析了近底流速时空分布的不同变化特点与两侧的流速结构变异。基于输沙分条带量化观测模式,得以对推移质输移的空间横向分布特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此外通过流速测点与输沙条带时间、空间上的同步关联分析,探讨了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水流的流速分布与其紊动结构影响推移质输移,其中脉动强度的作用十分明显。在本次水槽试验中,重点研究近底区域水沙运动特性及推移质输移的横向分布规律。采用精密可变坡水槽设备进行相关试验,由ADV进行实验断面的流速测量;推移质泥沙输移的动态输移记录由动态量测装置实时记录。从动态的输沙过程采集和瞬时流速去分析近底水流结构对推移质输移的影响。分析不同水流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发现,横向输沙量从中间条带向两边条带逐渐减少,大体呈现偏态分布;分析发现在水流的近底区域,其横向流速的流速分布和紊动强度对于输沙的横向分布会有较大的影响,并且明渠恒定流推移质输沙率和断面流速的横向分布是造成床面形态的原因。推移质输沙的横向分布是泥沙运动力学中有待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关于推移质泥沙的输移机理、影响因素、计算方法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推进,变电站往往建设在城市小区为单位。在这样的背景下变电站的振动危害除了传统意义对设备造成的损害之外还对周边的环境造成噪声影响以及其他安全隐患,从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从变电站振动的来源以及影响因素为切入点,主要研究现阶段可行的隔振技术的应用状态,分析以改进铁饼排布以及变压器外部安装为主的主要隔振技术的优势与缺点。此外,介绍部分国内外较为先进的隔振技术,希望通过
随着地球资源的日渐消耗,可重复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水利水电事业,大规模的水电站会越来越多,厂房作为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场所,其重要
  本文对变电站绿色建筑的意义进行了探讨,对变电站绿色建筑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重点介绍了变电站绿色建筑设计可采取的措施。
  110kV森达变电站位于沿海吹填区,地势低洼,地质较差,场地平整后,围墙内外高差高达4.1m,若用毛石挡土墙造价太高,本文针对如何降低变电站挡土墙造价的问题进行讨论.
  针对现阶段农网改造工程较多,混凝土楼板、墙体等常出现裂缝问题,影响较大,为了保证农网的供电需求,在多处农网变电站进行裂缝的技术修补。本文对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及修补
  本文以220kV创业变电站为例,分析了沿海有淤泥层时地基的复杂性和工程危害,并提出治理方案。
  结合绵阳高新区220kV变电站工程的桩基设计实例,基于工程地质条件和变电站建、构筑物特点,依据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强度高、穿越土层能力强、施工速度快等特点,该变电站采
艺术档案田广华,中国实力画派代表。1980-1984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美术系;2005-2008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首届油画研究生课程班;2010-2012年结业于中央
  电力建设在沈阳市城市扩建及城市改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装配式变电站的设计及施工理念不仅加快了施工进程,而且克服了冬期湿作业的季节局限性,为沈阳市电力建设注入
变截面搅拌桩是一种新型的搅拌技术,所采用的双向搅拌技术能够解决常规水泥土搅拌桩施工中存在的桩身质量问题,独特的中间桩径扩大设计能够有效的处理高速公路软基加固中成层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