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kisah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2013年10月31日在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传染病医院住院诊治的253例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根据患者预后分为有效组(84例)和无效组(169例)。统计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及住院天数)、常规化验指标(血红蛋白、血小板、肌酐、血糖和甲胎蛋白)、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白蛋白、前白蛋白、胆固醇、凝血酶原活动度、纤维蛋白原、总胆红素)和乙肝病毒学指标(血清乙肝病毒定量和乙肝病毒e抗原检查结果)。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类变量用卡方检验,选定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对比分析组间有差异的各项因素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为避免遗漏,又将本研究中统计的所有指标均进行了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对患者预后起重要作用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有效组和无效组两组患者的性别、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前白蛋白、总胆固醇、血糖、甲胎蛋白、血红蛋白、血小板、HBV DNA计量和e抗原检查结果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年龄、总胆红素水平、白蛋白、肌酐、凝血酶原活动度、纤维蛋白原和住院时间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其中按年龄分组可以分析出患者年龄越大,预后越差(X2=9.426,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纤维蛋白原、肌酐和住院时间是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小于0.05)。结论:患者的年龄、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肌酐、凝血酶原活动度、纤维蛋白原和住院时间影响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其中患者的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纤维蛋白原、肌酐、住院时间对预后的影响显著。
其他文献
针对某钢铁厂新建1080n13高炉上料系统,主要从控制系统设计、变频器功能及特点、系统调试等几个方面介绍了ABBACS800变频器在高炉卷扬上料中的应用。
针对多次切割影响因素繁多的特点,分析了主要电参数对多次切割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次切割正交实验。运用遗传算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高速走丝线
宋代的铜镜研究,由于出土材料的限制,有关其分期、分区等综合性的问题,目前学术界一直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认识。本文则选取了目前全国发现的一百二十余枚宋镜材料,对其形制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资源紧张已成为制约城市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少国外发达城市早已经将发展的矛头指向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国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如沉淀法、溶剂热合成法、微乳液法、模板法、溶胶—凝胶法等等,但大多对原料和实验条件要求苛刻,制备工艺复杂,需多步反应,制备时间长,并且适用范围有
在当今物联网的浪潮下,无线通信技术将硬件与云联系起来,成为主流。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电子秤相较于传统的电子秤,具有功耗低、成本低、安全性较高的特点。可以在终端设备
对于制备高性能的电光器件来说,极化聚合物材料与传统的无机材料相比有很大的优势。极化聚合物电光材料的研究在过去的20多年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当前极化聚合物电光材料主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综合素质的竞争,传统的许多教学方式、方法已越来越不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倡导学生
本文针对温度场对2座寒区隧道之间的最小合理间距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邻近寒区隧道之间的围岩温度场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提出了一种判断相邻寒区隧道间距是否合理的方法。
现在,新课程改革正在深入进行中。但在中职教育中,政治教学却一直采取着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与时代的特征是完全不符的。因此,在新形势下,中职政治教育应进行全面改革。而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