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巴氏涂片、液基薄层细胞学(TCT)、阴道镜及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及活检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同时分析宫颈病变的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行LEEP术(高频电刀电热圈切除术)400例患者的病史特点和术前检查包括巴氏涂片、TCT及阴道镜。以LEEP 术后病理诊断为标准进行对照分析,分析指标包括:各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及相对危险度。
结果:400例患者LEEP术后病理结果:312例为慢性宫颈炎宫颈息肉等,88例病理诊断为阳性,其中包括CINⅠ级26例,CINⅡ级28例,CINⅢ级30例及宫颈鳞癌4例。分析年龄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显示年龄小于30岁组发病率为17%,较30岁以上组为低。临床表现为单纯白带异常120例,接触性出血35例,不规则出血44例,55例患者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临床症状,其余146例患者无任何症状而经体检发现宫颈病变;分析临床表现与病理结果之间的关系显示未发现各临床表现其宫颈病变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本组资料中133例患者术前行巴氏细胞学检查,其灵敏度为64.9%、特异度为85.4%,假阴性率为35.1%,假阳性率为14.6%,相对危险度为10.81;84例患者术前行TCt检查,其灵敏度为77.8%,特异度为80.7%,假阴性率为22.2%,假阳性率为19.3%,相对危险度为14.64;232例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阴道镜诊断不足19例(8.2%),诊断过度54例(23.2%),4例宫颈鳞癌患者术前行阴道镜均漏诊,其灵敏度为92.5%,特异度为74.3%,假阴性率为7.5%,假阳性率为25.7%,相对危险度为35.74;134例同时行细胞学及阴道镜检查,其灵敏度为92.9%,特异度为64.1%,假阴性率为7.1%,假阳性率为35.9%,相对危险度为66.07。在宫颈病变检出率方面巴氏涂片与TCT 差异无显著性;阴道镜及细胞学阴道镜联合检查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细胞学检查;14例CINⅢ级患者LEEP 术后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子宫标本病理提示4例有CIN 病变残留,残留率为28.6%。
结论:①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有年轻化趋势,好发于30岁以后妇女。②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即使无临床表现者亦有一定的发病率,临床上应加大对高危人群的普查力度。③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为最理想的宫颈病变筛查方法;虽然巴氏涂片存在假阴性率较高的缺点,但由于其取材方便价格低廉,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仍可作为防癌普查的基本方法。④阴道镜诊断宫颈病变仍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尚无法代替宫颈锥切术。⑤LEEP术操作简单、安全,对宫颈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仍然存在病变残留可能,需重视术后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