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264的视频图像差错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573346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社会的信息化,多媒体应用的日益广泛,视频流业务在网络通信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H.264.标准正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的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和国际电信联盟ITU-T的视频编码专家组(VCEG)共同制定的新一代视频压缩编码标准。与以往的视频压缩编码标准相比,H.264具有很多优势,如同等编码质量下,H.264最多可节省50%的比特率,能够满足不同的时延要求。但也正是由于H.264的高效压缩算法使得视频流在传输过程中对误码丢包更为敏感,而无论在IP网络还是在无线移动网络信道中,误码的产生、数据的丢失总是难以避免,因此如何进行差错控制以保证必要的视觉效果成为研究的重点。错误隐藏作为一种差错控制后处理手段,对保证视频传输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视频编码标准的发展历程,介绍了H.264标准的编解码技术新特点,详细研究了视频差错控制技术,并就H.264中采用的差错控制新技术进行了分类总结,阐述了视频解码的流程,重点对解码端的错误隐藏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充分研究传统的错误隐藏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它的不足,同时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将一种新的针对错误隐藏的拉格朗日插值算法应用在成都三零凯天通信实业有限公司广东省江门市治安视频监控系统项目中录像回放器的解码端中,以GM8180开发板为基础,在录像回放器的解码端引入了针对错误隐藏的拉格朗日插值算法,恢复受损块信息,以此来提高图像质量,最终实测结果表明,改进后解码算法和原来的解码算法相比,图像质量有较大程度的改善。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对多媒体信息需求的日益增长,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作为多媒体技术的核心,视频处理技术也得到了高速发展。大量的视频数据对传输带宽和储存空间都提出了很高的
如今高速无线应用的需求不断地对无线电频谱资源带来压力。这种需求带动了动态频谱接入(DSA)技术的发展,这种技术能够更有效地开发利用有限的频率资源。一方面,认知无线电(CR
图像融合是信息融合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是通过一种特定算法将两幅或多幅图像合成为一幅新图像,以最大限度地获取对目标或场景的完整信息描述。多分辨率分析方法在信号和图像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综合了以太网技术成熟、成本低、兼容性好以及无源光网络的高可靠性和便于运营维护等优点,成为目前最具吸引力的用户接入网解决方案。EPON采用的是点
随着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视频服务业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服务提供商。为了给视频服务提供商提供参考,研究者的研究方向也逐渐从服务质量(QoS)转到用户参与度(用户体验的一种
随着近些年来网络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化多媒体技术发展也日益加快。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就表明信息的传播变得越来越快。信息以各式各样的形式存在着,有文字、语音、图像
脑电信号是一种由大脑皮层的脑细胞因为脑部活动而产生的生物电信号,也是一种非线性非平稳的微弱电信号。脑电信号中包含了大量的生理和病理信息,目前通过对脑电信号的特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