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医学”理论中医药学溯源及其对SLE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dejia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从中医药学术理论的基本特征出发,力求通过文献的整理和临床观察两个方面,追溯中医“心身医学”思想的本源,从医家对这种“心身一体”思维模式在临床的实际应用角度更系统地建立其理论框架;阐明这一思想在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理、法、方、药各个环节的临床效应。并使用现代心理测量工具量化中医的“心身医学”相关“心”的属性。同时,探索基于中医药学、现代西方医学、现代医学相关领域的科技理论以及心理学理论与方法之上的中医“心身医学”属性研究的规范化思路与方法。从而,在更全面的思路指导下谋求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发展。为中医药在当前临床医疗体系下的应用谋求新的思路与途径。方法:文献部分,从中国传统文化开始,探讨中医学“心身一体”思想的理论与临床实践。以现代“心身医学”和西方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参照,系统整理中医心理学思想在整个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存在形式及古今演变。临床部分,抽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热病”门诊SLE病人73例,使用统一的自制问卷和标准心理学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和测量,由研究对象自填基本信息采集表,得到患者的一般情况;自填心理学量表,包括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CL-90)、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得出SLE患者的焦虑障碍、抑郁障碍情况、个性心理特征、心理健康水平、领悟社会支持水平;根据患者的四诊资料和固定中医师的临床辨证确定患者的证型;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确定其狼疮活动性。结果:文献部分,分别探讨了中医药与存在于中国的包括巫祝术这样的原始宗教及后来的道教、佛教等几种宗教思想之间的关系;中医药与包括儒家、法家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关系。通过中医药学理论与这些思想体系之间的关系研究,阐述了中医“心身医学”思想的本源。同时,从医学模式中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养生保健各个环节阐述了中医“心身一体”医学思想的存在形式。以现代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模式为参照,对其与中医药学,特别是其“心身一体”的医学思想之间,进行了比较学研究,阐述了二者之间的理论联系及联系的存在形式。临床部分:1.SLE病人的心理特征研究1.1SLE病人心理特征的描述性研究1.1.1心理健康水平(SCL-90)SLE病人在SCL-90十个因子中,强迫症状较为明显,恐怖因子则相对不明显。与常模对比,SLE病人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9各因子上,得分均明显低于常模(P<.01)。1.1.2抑郁水平(SDS)与常模对比,所收集SLE病人群体的抑郁水平明显高于常模(p<.01)。1.1.3焦虑水平(SAS)与常模对比,所收集SLE病人群体的焦虑水平明显高于常模(p<.01)。焦虑和抑郁是临床病人最常见的两种心理问题。通过分析得知,对SLE病人而言,其抑郁倾向相较焦虑倾向更为显著。1.1.4领悟社会支持度(PSSS)所收集73例SLE病人,其领悟社会支持水平总体良好。其中62人领悟社会支持无明显问题。存在严重问题(得分小于32分)的3例病人,根据相关研究结论及量表的内在意义可知,此三人的领悟社会支持水平之所以严重底下,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其个性人格心理特征导致了在这一心理测量维度上呈现低分特征,而并不能直接反映其社会支持系统存在严重不足。1.1.5人格特征在内外倾、情绪性、精神质、掩饰性这四个人格维度上,SLE病人在内外倾(E量表)、情绪性(P量表)上得分较高,人格特征偏于“外倾不稳定性”。并且,有很明显的掩饰性人格特征。1.1.6生活应激事件SLE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多有负性应激事件。这对于病人的心理健康及疾病的好转都存在这不利影响。1.2.SLE病人心理影响因素及各个心理维度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1.2.1在性别、年龄、婚否、病程四个因素中,年龄、婚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较为显著。其中,低龄、已婚的SLE患者,其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大龄、未婚的SLE患者。1.2.2在本文所涉及诸心理测量维度(SCL-90总分、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病性因子、其它因子的分数、焦虑水平、抑郁水平、生活事件总应激量、负性应激量、领悟社会支持度以及人格的内外倾、情绪性、精神质、掩饰性)中,人格的情绪性维度和焦虑水平对抑郁水平的影响较为明显。它们之间是一种显著正性的相关。1.2.3在本文所研究诸心理测量维度中,人格的情绪性维度和SCL-90的躯体化因子、恐怖因子、人际敏感度因子对焦虑水平的影响较为明显。其中,前三者与焦虑水平之间是一种显著正性相关,第四者与焦虑水平之间是一种显著负性相关。2.SLE病人心理影响因素与疾病相关性研究与狼疮活动期联系较强的心理因素为人际敏感因子、恐怖因子、领悟社会支持度。其中,人际敏感因子、领悟社会支持度呈现负相关的较强联系,恐怖因子呈现正相关的较强联系。3.心理影响因素与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研究3.1通过比较处于西医常规诊疗与中西医结合辨证诊疗两种诊疗模式下的SEL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结果发现,处于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下的SLE患者(本研究收集病例),其SCL-90各因子及总分的均数均明显低于既往处于常规西医诊疗模式下的SLE患者,也就是说前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均明显高于既往常规西医诊疗组的患者。(p<.05)3.2不同中医辩证证型SLE病人的心理因素比较3.2.1肝肾阴虚组SLE患者与实证组SLE患者相比,存在者更为明显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症状等心理问题。3.2.2脾肾阳虚组SLE患者与实证组SEE患者相比,存在着更为明显的敌对心理障碍。3.2.3脾肾阳虚组SLE患者与实证组SLE患者相比,存在着更为明显的强迫心理障碍。3.2.4脾肾阳虚组的SLE患者与抑郁、焦虑两种心理问题关系密切。但是,脾肾阳虚与这两种心理问题的关系是不同性质的:前者为负性,后者为正性。即脾肾阳虚证SLE患者更容易表现出焦虑的心理,而更不容易表现出抑郁心理。3.2.5抑郁是肝肾阴虚证ESLE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3.2.6焦虑是气血虚弱证SLE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结论:1.中医药学根源于中华文化,本身包涵了丰富的“心身一体”的医学思想。其对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是从人自身的“心”与“身”及“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等多个角度去把握的。2.SLE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常人。并且,与其它内科疾病相比,存在着自身心理状况的特殊性。处于两种病情时期内患者的心理因素状态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性。SLE病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健康状态、SLE病人的狼疮活动情况、中医证型与临床疗效,其相互之间存在着多个维度的联系。这一方面支持了SLE的心身双重属性;另一方面,体现了中医药“心身一体”思想在理、法、方、药各个环节的体现与临床效应。3.SLE是一种具有心、身双重属性的疾病。对于SLE病人的诊疗、护理各个环节,应重视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干预,以更好地促进疾病向愈。4.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以“伏气温病”理论为指导的中西医结合辩证诊疗方案)对SLE患者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维护作用。5.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本身理、法、方、药各个方面都具有“心”“身”双重属性。在内科病人的心身一体诊疗护理、精神疾病以及精神联络会诊中的精神心理病症等各个临床领域,应重视和发挥中医药的这一优势。
其他文献
和谐的医患关系作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医患关系的紧张态势,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社会契约理论是十六世纪以来西方乃至世界都极有影响的一种国家建构理论。在欧洲,特别是在英国,造就了一批向旧制度冲击、为新制度呐喊的思想家。从霍布斯的《利维坦》、洛克
从国内LTE网络建设运营现状和运维要求出发,介绍了国内主流运营商LTE承载网的性能测量需求和当前主流的测量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可满足需求的智能测量方案,从而提升运维
银行信息化已成为网络经济时代银行开展业务创新、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降低经营成本、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战略和基础性工作。随着银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银行对计算机信
从近年来发生的几次高技术局部战争来看,卫星等航天器由于不受国界限制、可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活动,在现代战争中已成为确保信息优势的强有力手段。单观测平台无源接收定轨跟踪
针对传统并行多路径传输中子流间传输时延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PTCP的自适应拥塞控制算法ACWMPTCP,通过动态调整每一条TCP流的拥塞控制窗口大小的方法,减小多路径传
目的:运用多元分析方法探讨重症肌无力(MG)的中医证候特点,为MG病机的探讨和论治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方法:根据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点和中医临床四诊信息采集的要求,设计临床调
目的:探讨分别以强刺激、弱刺激方法针刺痉挛侧、非痉挛侧穴位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肌力、痉挛程度、肢体功能活动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符合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诊断
研究目的:本次对痿病的研究,试图通过对中医古代文献整理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中医学对痿病证治的理论认识,系统性整理古代文献中治疗痿证的方药,总结痿病治疗的规律
牛蒡子(Fructus arctii)为菊科(Compositae)牛蒡属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属辛凉解表药,具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消肿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咳嗽痰多、咽喉肿痛、斑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