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污染已经成为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焦点。当前我国环境治理主要从中国式分权体制、环境治理资金等维度进行分析,环境污染问题更多源于环境管理体制背后的原因,换句话说,从事权划分角度研究环境治理问题。根据《201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超标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高达70%以上,2018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决做好防污治理的攻坚战。根据2016年中央49号文件,2018年需要完成环境事权划分改革。这说明环境事权划分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明确环境治理事权划分的决定因素是合理划分环境治理事权的前提条件。本文主要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分析环境治理事权划分的必要性和决定因素,为合理划分环境治理事权提供可行性建议。本文以我国区域环境治理目标为视角,从政府间环境治理事权划分角度出发,构建理论模型分析政府间环境治理事权划分的必要性和决定因素,并借助面板数据模型验证理论假设,以便于对我国环境治理事权划分的决定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理念塑造和相关理论。本文重新塑造事权划分这一概念,同时理清划分环境治理事权划分的内在机理,即事权划分的决定因素。本文分别阐述财政分权理论、环境联邦主义理论、博弈论、委托代理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的相关概述及其应用,并从中得出对本文研究的启示和借鉴意义。第二部分为我国政府间环境治理事权划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首先描述我国环境治理现状,分别从总体和行业发展现状两个层面分析;其次从历史演进层面描述环境治理事权划分的现状;最后从事权划分原则、事权职责分工、事权划分模式等方面认识我国当前环境治理事权划分存在的问题,为深入分析环境治理事权划分的决定因素探寻路径。第三部分为政府间环境治理事权划分影响效应的理论分析。以理念塑造和事权划分现状为基础,借鉴经济学模型分析环境治理事权划分的必要性和决定因素。第一,借鉴博弈论分析我国政府间环境治理事权划分的必要性;第二,借鉴激励理论,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分析政府间环境治理事权划分的决定因素,以构建完整的决定因素框架。第四部分运用实证模型检验政府间环境治理事权划分的影响效应。选择省级面板数据模型检验我国政府间环境治理事权划分对区域环境治理目标的影响和政府间环境治理事权划分的决定因素,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环境治理事权划分对区域环境治理具有显著效果,环境治理事权划分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路径。此外,社会风险和效率因素对环境治理事权划分具有显著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当社会风险较高时,应由中央政府执行环境治理事务;当经济效率较低时,应由地方政府执行环境治理事务。最后一部分在梳理本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综合社会风险和效率因素划分政府间环境治理事权、设置差异化的环境治理事权划分度、建立环境治理实时监控系统、实现政府间环境治理事权划分法制化、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配套机制五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便于为我国治理环境污染提供可行性路径,实现区域环境治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