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上海世博会为背景,立足于上海市M区世博志愿者培训的实践,试图超越已有的研究存在的一些局限,这些局限主要表现在:以机构为主体研究志愿者技能培训活动,忽视志愿者的主体性;从服务项目的实际需要角度探讨志愿者的技能提升及相关培训应如何开展,忽视志愿者的可能的优势发挥;从志愿者的需要角度研究志愿者培训活动质量的提升,过于关注志愿者的主观需要,大量的资源消耗在对需要的满足上,不利于激发志愿者自觉自发突破困境、发挥优势的能力;忽略志愿文化传递在志愿者活动中的中心地位,较少谈及志愿文化的重要作用和如何传递。本文试图突破以上研究局限,总结出一种优势视角下的大型公益性活动志愿者培训模式。此模式以能力建设和资产建立为核心,强调如何利用社会工作优势视角的介入手法和策略,发掘志愿者本身的潜能和优势,从而使得志愿者成为培训活动的真正主体。首先,本文对现有的世博志愿者培训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现有的世博志愿者培训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培训不够具体和有针对性、志愿者个体优势没有被尊重和得到充分发挥、不重视志愿者诉求等方面。其次,本文认为现有的世博志愿者培训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致使志愿者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确立,个人的过往生命历史和志愿服务经历没有被挖掘并利用,志愿者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和优势。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在于:专家、管理人员的阻碍,他们对标准化的偏好和对不同意见的忽视为志愿者发挥主体性和展现优势造成了障碍;志愿者在培训过程中缺乏增权与倡导,他们没有被鼓励表达需要和不同意见、发挥自己的优势;志愿者缺乏机会和渠道来发出声音和表达利益。本文认为,上述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工作优势视角的介入,改变已有的培训将志愿者视为无知无能的单纯培训接受者的武断定义,寻求新的培训方式。最后,本文以“给热情再添把柴”实务项目为例,提出应挖掘志愿者能量和潜力,寻求抗逆力和优势的发挥,与志愿者一起探索内外资源,将志愿者的优势运用于行动并将其资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