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本文中,将对广义P(n)型根系分次李超代数进行分类并对一些Q(n)型和广义P(n)型根系分次李超代数构造费米-泊松表示。 1992年,S.Berman和R.V Moody[11]为理解P.Slodowy提出的广义相交矩阵代数,提出了有限根系分次李代数的概念并给出了严格的定义。并且他们在centrally isogenous意义下,分类了Al,l≥2,Dl,l≥4和E6,E7,E8型根系分次李代数。1996年,G.Benkart和E.Zelmanov[17]在centrally isogenous意义下,给出了Al,Bl,l≥2,Cl,l≥3和F4,G2型根系分次李代数的分类。E.Neher[67,68]用Jordan代数的方法给出了在centrally isogenous意义下Al,Bl,l≥2,Cl,l≥3,Dl,l≥4和E6,E7型根系分次李代数的分类。 2000年,B.N.Allison,G.Benkart和Y.Gao[2]通过对上述类型的根系分次李代数求出万有中心扩张,给出了它们的完全分类。这些根系分次李代数的分类在分类EALA的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G.Benkart和A.Elduque[5-7]提出了有限根系分次李超代数的概念,并在centrally isogenous意义下分类了A(m,n),B(m,n),C(n),D(m,n)和D(2,1;α),F4,G(3)型根系分次李超代数。C.Martinez和E.Zelmanov[64]探讨了P(n),Q(n)型根系分次李超代数。 在本文的第三章,提出了广义P(n)型根系分次李超代数的概念并在centrally isogenous意义下做出了分类,C.Martinez和E.Zelmanov[64]中探讨的P(n)型根系分次李超代数是它的一种特例。然后依赖参变量q构造出一些费米算子和泊松算子,进而得到了一族广义P(n)型根系分次李超代数的表示。在本文的第四章,利用费米算子和泊松算子构造了Q(n)型根系分次李超代数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