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癌变过程中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动态表达及其临床价值的研究

来源 :南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jian1983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 HCC)预后极差,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关键是早期(小肝癌)诊断和早期(手术)治疗。HCC通过肝癌标记和影像检查建立诊断。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 , AFP)是主要肝癌标记,但有假阳性和假阴性; AFP异质体(AFP-L3)、AFP基因标志(AFPmRNA)以及GGT-Ⅱ、PIVKAⅡ、AFU等其他肝癌标记可与AFP互补诊断,尤其对AFP假阴性肝癌和小肝癌的诊断甚有帮助。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glypican-3, GPC-3)在细胞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与肝癌密切相关。本研究建立大鼠肝癌模型探讨了GPC-3mRNA在肝细胞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动态变化规律及对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并分析了人肝癌不同组织细胞中GPC-3的表达、胞内分布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以2-乙酰氨基芴(2-fluorenyl acetamide, 2-FAA)喂饲Sprague-Dawley大鼠诱发肝癌发生,HE染色组织学检测,组织提取总RNA,以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GPC3基因片段,探讨在肝癌形成过程中GPC-3mRNA表达及其早期诊断价值。以自身配对法分别收集经手术切除患者的肝癌及其癌旁、远癌组织各36份,以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癌灶、癌旁及远癌组织GPC-3表达及胞内分布状况,分析其与病理学特征关系。【结果】肝细胞在癌变过程中,在形态学上呈肝细胞变性、癌前病变到肝癌形成三个发展阶段;肝组织总RNA表达水平呈动态梯度表达,表现为癌变组>癌前组>变性组>对照组;肝组织GPC-3mRNA扩增阳性率在癌前组和癌变组均为100%,在肝细胞变性组为83.3%,正常对照组未见阳性;肝组织GPC-3mRNA阳性表达率与肝总RNA水平两者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 < 0.001)。GPC-3阳性表达物呈棕黄色颗粒状染色,癌组织中GPC-3点灶状表达,定位于胞浆和细胞膜;而癌旁组织GPC-3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胞浆,远癌组织未见表达。癌灶、癌旁组织中GPC-3表达强度及阳性率明显高于远癌组织,癌组织表达阳性率为80.6%,癌旁组织为41.7%,远癌组织未见表达,癌组织、癌旁与远癌组织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 < 0.001),肝癌组织中GPC-3的表达强度与分化程度、肿瘤数目、肿瘤大小、HBsAg等无关。【结论】GPC-3参与肝细胞的癌变过程,GPC-3mRNA过度表达有助于肝癌的早期诊断。肝癌组织中GPC-3过表达,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截至2009年6月底,全国摩托车保有量达91 226 621辆。与2008年底相比,保有量增加1 688 846辆,增长1.89%;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360213辆,增长2.66%。摩托车保有量占机动车总量的5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缩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及糠醛的方法。方法采用Shi-madzu C18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组成为0.05 mol.L-1磷酸二氢钾-甲醇
一、三角函数与单位圆建立直角坐标系来研究三角函数 ,使我们可以把三角函数表示为单位圆上的点的坐标或坐标之比 ,这就揭示了三角函数依赖于圆的本质 ,所以圆的对称性必然反
10月31日,2015海南公开赛全球巡回推广赛(广东站)暨“翠湖香山杯”翠湖会员秋季赛在珠海翠湖高尔夫球会诺曼球场隆重举行。130余位球手与众多领导、嘉宾以及10多家媒体记者在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还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引起了学校、企业、社会的高度重视。文章分析了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的现状和不足,提出以职业能
目的了解2017年温州市沙门菌的血清型、耐药情况和PFGE指纹图谱。方法对分离自腹泻病例的77株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优势菌株进行12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采
开发利用含有有价金属镍、钼和丰富的铂族金属及稀土金属的钼镍矿,对我国的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都具积极意义。并且符合世界矿物资源的发展趋势(即优质矿产资源日益匮乏),既实
云南铜业集团公司2008年11月份完成阴极铜3.46万吨,比上月增加45.20%,比上年同期减少21.77%;完成硫酸产量8.29万吨,比上月增加22.04%,比上年同期增加9.78%;完成铜精矿1.21万吨,比上月减少19.29%
德国是世界人均阅读比例最大的几个国家之一,阅读让德国从废墟走向了繁荣。本文详细介绍了德国图书馆及其阅读推广,希望能为我国的阅读推广事业提供一些借鉴。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线粒体DNA的转录表达水平变化,探讨mtDNA转录表达变化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42例配对的胃癌和癌旁正常胃粘膜组织的线粒体编码基因CO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