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物流企业或可借助新兴起的电商手段在我国未来的物流行业大格局中仍继续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但他们确实也正受到来自众包模式与借助O2O服务兴起的物流平台冲击,这一点可以从传统物流商纷纷转型O2O(Online To Offline)就可以看出。在互联网信息服务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新经济时代的产物物流O2O已经开始全面流行,而且随着资本的追捧,将会助推其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逐渐走向成熟,并且引入科学化运作管理的先进理念。纵观国内整个物流行业的新形势来看,目前虽然各类新出现的物流O2O也都面临着一定的风险挑战,但是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物流O2O最终仍然将是大势所趋。然而对于它的快速兴起,物流O2O同样也难免存在相当的市场痛点,比如比较突出亟待解决的平台收费定价问题,本人将充分运用所学产业组织理论等经济学相关知识,尝试着手探究这一问题。互联网服务商业模式由于具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因而物流领域亦形成了“互联网+物流”这样一种新的商业生态系统。本文第三章就详细探究分析了物流O2O平台的生态结构,为了更好研究物流O2O平台双边市场,先进行对比下传统的单边市场,以普通的制造企业举例说明一般制造业的交易结构。厂商总收益水平为采购原材料的费用(视为负单位原材料价格)与收取消费者的费用之和。假设在保持厂商总收益水平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调整价格结构分配,例如降低收取消费者的费用,而提高负单位原材料的价格,那么消费者数量将迅速增加,但是上游原材料供应者却不会因为下游消费者规模的增加而增加与厂商交易的意愿,甚至会转向其他的厂商,反之亦然。所以对于传统的单边市场,无法通过调整价格结构而提高交易量。而作为新兴经济的双边市场物流O2O平台则完全不一样,因为由于交叉网络效应的存在,平台上物流需求方(物流提供方)的数量规模越大越能吸引和增加更多的物流提供方(物流需求方)入驻平台,增加平台的交易量。所以,平台可以采用价格歧视策略,调节物流需求方和物流提供方双边用户的价格结构,以达到自身总收益水平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然而随着深入研究后发现用户规模并不是影响网络效应的唯一因素,实际上用户的取货距离偏好行为对物流平台另外一边用户的效用和平台价值创造有重要影响,所以需要将用户规模和用户之间取货距离均视为平台战略资源,进而讨论平台定价问题。基于此点,所以第四章研究了物流O2O平台垄断下的静态定价问题,同一平台企业差异化的匹配服务应当产生差异化的定价,因而能够更多地吸引市场上具有不同喜爱偏好的用户入驻平台进行交易,实现垄断的情况下平台达到收益最佳。第五章研究了物流O2O平台竞争下的动态定价问题,结果表明“赢家通吃”在双边市场中并不一定是一个必然成立的现象。后动物流O2O平台可以以更加创新的商业模式、技术优势进入市场,考虑空间距离偏好差异化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