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经在越南学过4年汉语,可是在阅读、研究汉语文献特别是佛典的过程中,我碰到不少障碍。主要的障碍是词汇这一方面。众所周知汉语词汇中有不少与佛教术语有关的。这些术语以表示佛教观念、概念,其中来自佛教的成语颇多。汉语所借用的这一类术语有的增加新意义,或派生、引申意义与原义区别相当大,让我很难掌握和体会内容以及佛教思想。对此方本人有很强的研究欲望,所以到了中国学习后我就决定研究这个问题。 本选题以丰瑞.《八用中文成语词典》,《“数码河山”成语词典》和杨任之。《古今成语大词典》等三本成语词典为基础进行量化、统计了这三本词典中含有佛教词语和源于佛教的成语,并根据语言和佛教文化的关系来分析受到佛教影响的汉语成语为对象。 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的结构定型而且意义精辟的词组或句子,以定型化的形式表达整体性的内容,是语言词汇中的特殊组成部分。每一种语言都有大量生动新鲜的成语,它的形式和内容所体现的民族特色比单词要鲜明,是民族文化的全景透视,是人类文化最古老和最有价值的表现形式之一。它们的形成非一日之功,而是人们世世代代在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归纳出来的经验,也可以说是人类思想通过观察和推理的成果。它作为人们生活经验的产物,就必然受到自然和社会环境现实的影响、限制和约束,必然带有使用者对世界的解释或认识。语言的背后总是隐含着一定的人文历史特点,体现民族的文化传统。E.萨丕尔说过,“语言也不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能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 论文主要内容具有三部分。第一章介绍佛教传入中国概要,佛教文化对汉语影响,佛教成语融入汉语系统的情况,来源佛教成语的数量。佛教作为一种世界性宗教,是最古老的宗教之一,诞生于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就是佛教的创立者。佛教传入中华到公元6世纪末至9世纪中叶的隋唐时期,中原的佛教达到极盛的阶段。这期间佛经翻译持续不断,吸收了大量梵文的佛教术语,这是古代最早开展的中外思想文化交流活动。印度古代的灿烂的思想文化,通过佛经翻译传到中国,经历了近两千年的岁月,它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影响极广。文化的交流融合必然反映到语言中来。 第二章就是用分析,证明,举例研究方法来考察来源于佛教途径的成语,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