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微创治疗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chatzkerI-IV型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m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比较关节镜下微创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I-IV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方法:全面检索国内外关于关节镜下微创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经过特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临床评价指标包括术后 Sanders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解剖复位率。采用RevMan5.0软件对纳入试验数据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随机对照研究4篇,共计419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其中关节镜下经皮切开复位内固定组(ARIF组)205例,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组(ORIF组)21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ORIF组相比,ARIF组Sanders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增加[OR=1.78,95%CI(1.07,2.9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切口长度减小[WMD=-12.12,95%CI(–12.69,-11.54),P<0.05]、术中出血量减少[WMD=-61.99,95%CI(–64.21,-59.78),P<0.05]及解剖复位率增高[OR=3.00,95%CI(1.16,7.7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手术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80,95%CI(–0.64,2.24),P>0.05]。  结论:与ORIF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相比较,ARIF治疗Schatzker I-IV型胫骨平台骨折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解剖复位率高及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等优点;但手术时间相比,ARIF组未见明显优势。
其他文献
目的本实验采用自发性高血糖(otsuka long-evans tokushima fatty,OLETF)大鼠高脂喂养的方法制作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分支左前降支制作代谢
目的:本实验拟利用猪自体盲肠内容物加入肾盂冲洗灌注液中建立有菌肾盂灌注液所致猪SIRS模型,并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有菌肾盂灌注液所致猪SIRS及肾脏病理学改变的影响并探讨其作
目的:探讨70岁以上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治疗的安全性、短期临床效果。为70岁以上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指导和依据。  方法:回顾总结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