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软件无线电自从1992年由Jeo Mitola提出以来,在最近几年来取得了引人瞩目的进展。它的提出是针对现在无线通信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多种制式(如GSM,DAMPS,PCS等)的并存、各种标准(WCDMA,CDMA-2000,TD-SCDMA等)竞争激烈、频谱资源紧张等。软件无线电突破了传统的无线电台以功能单一、可扩展性差的硬件为核心的设计局限性,强调以开放性的最简硬件为通用平台,尽可能得用可升级、可重配置的应用软件来实现各种无线电功能的设计新思路。 智能天线即具有一定程度智能性的自适应天线,自适应天线阵能够在干扰方向未知的情况下,自动调节阵列中各个阵元的信号加权值的大小,使阵列天线方向图的零点对准干扰方向而抑制干扰,即使在干扰和信号同频率的情况下,也能成功地抑制干扰。而使智能天线真正实现智能化是软件无线电得以实现的关键技术。 在移动通信中,用户位置的随机变化及各种干扰的存在。要求空域滤波算法能够实时准确地跟踪用户,所以,要求算法的速度和精度都要足够高。这也正是智能天线技术能否实用化的关键。为了实现智能天线的智能化,本文通过对各种智能算法进行系统比较的基础上,着重将零陷展宽算法、空间平滑算法和特征子空间算法运用到波束形成中。开发了相应的MATLAB程序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本文还介绍了移动通信、智能天线、波束形成、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智能天线等几个方面的一些背景知识,以便更明晰本文工作在当今通信研究领域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