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轮轴承引导面织构对保持架动态性能的影响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bo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的航天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作为航天器姿态调控系统的关键部件,动量轮在卫星运转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这过程中,动量轮轴承的稳定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轴承的润滑特性与其稳定性紧密关联。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微织构可以改变表面形貌,影响摩擦副表面的接触形状和润滑状态,改善摩擦副的减磨耐磨性能和承载能力,提升摩擦副使用寿命。因此本文考虑在轴承引导面添加微织构,以改善保持架与引导套圈间的润滑效果,提升保持架的动态稳定性,为动量轮轴承性能的改善提供了理论指导,进而为提升动量轮工作精度和服役寿命提供一种解决措施。为获得适用于引导面微织构润滑特性分析的求解算法,基于Reynolds方程,建立了考虑表面织构的滚动轴承引导面润滑分析模型,分析了在不同的织构分布密度下,圆柱形织构和球冠型织构对引导面润滑特性和承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圆柱形织构和球冠型织构对引导面的润滑特性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会改变整体变化趋势,偏心率和最大油膜厚度随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载荷的增大而上升,而偏位角和最小油膜厚度正好相反;相同的速度和载荷下,织构分布较疏松时轴承的承载力较稳定,但油膜厚度较小。为得到实际工况下对轴承引导面润滑效果作用最明显的织构类型,分析了圆柱形织构的深径比及球冠型织构的半径对滚动轴承引导面润滑特性的影响,最终得到了在所需工况条件下使得轴承润滑特性和承载特性改善最明显的织构。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圆柱形织构下轴承的润滑特性,可以看出织构的深径比较大时,轴承引导面的润滑性能会有所改善;相同的外界条件下,球冠型织构的半径较大时,轴承引导面的润滑效果较好,承载力增强;在转速2000r/min,径向载荷10N时,应选择深径比较大的圆柱形织构。为探索实际工况条件下摩擦系数和轴向载荷对保持架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基于ADAMS的滚动轴承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工况条件下轴向力及摩擦系数对保持架动态性能的影响,包括保持架转速、保持架/滚动体的碰撞力、保持架/外圈的碰撞力、保持架/外圈摩擦力矩及保持架质心轨迹等。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大,保持架转速的波动幅度越来越大;较大的轴向力和摩擦系数均使得引导套圈对保持架的摩擦力矩增大。同时减小轴承的轴向载荷和减小摩擦系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保持架的运转稳定性。综上所述,表面织构对改善保持架与引导套圈之间润滑状态有正向作用,能够改善动量轮轴承摩擦状态和保持架动态稳定性能,为提升动量轮工作精度和服役寿命提供一种解决措施,为空间飞行器可靠性提高和寿命增长提供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作为特种加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模具加工、精密零件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常见的线切割数控系统采用插补与运动控制同步进行的方式,难以运行复杂插补算法,并且设备之间难以实现相互协同工作,另外线切割加工需要控制的参数较多,仅靠经验设定不易获得较好的效果。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将云制造技术应用到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设备,重新搭建电火花线切割数控系统与硬件平台,开展实验研究。
作为一种有效的连接技术,超声键合属于节能环保的键合方式,其在加工过程中不需要额外的键合材料,也不需要高温环境,不会产生环境有害气体,因此其在工业生产中越来越流行。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改革和创新,现在的工业键合技术要求精度高、鲁棒性强和环境适应性好,而传统的超声键合设备由于键合过程中劈刀的磨损,经常需要手动进行键合力和键合能量的校正。机器视觉反馈以其精度高、实时性好、对待加工工件表面无磨损等优点成为
随着汽车工业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VANET作为物联网技术在汽车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因在交通优化、交通管理、交通事故避免和自动驾驶等方面的优势而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
如何有效克服卫星信号不好情况下的定位导航失败的问题,实现运动载体的自主、高精度导航,提升运动载体的作业能力,是导航领域研究的热点。针对特殊车辆导航性能的需求,本文从测绘与导航两个角度出发,研究基于RTK(Real-Time Kinematic)测绘与图像匹配定位的测绘导航一体化技术,提升车辆的导航性能。首先,论文针对车载图像高精度导航的要求,结合RTK高精度地理定位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图测绘的
可再生能源发电清洁可持续,其发展在世界范围得到了优先的关注与政策支持。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然而绿色能源发电存在上网、发电、消纳的难题,可再生能源政府补贴政策也
拉丁舞作为一项新兴运动项目,具备了竞技与艺术的双重价值,同时还能对少年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身体塑形以及心理启蒙有良好的教育作用,在国内受到了越来越多少儿和成人选手的热烈追捧。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选手们的学习途径越来越广,技术提升越来越快,竞争也越来越大,其综合能力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由于旧评分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现下竞赛规格的要求,遂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少儿拉丁舞选手的竞技表现力逐渐成为体育舞蹈赛事
生物群体在空间的大规模集群运动是自然界的神奇现象之一。鸟群作为空中集群的典型代表,其集群飞行的内在机制广受关注,是交叉学科前沿的热点问题之一。鸽子具有良好的归巢和负重等能力,存在规律的集群运动现象,是集群运动现象研究过程中理想的实验对象。现有的家鸽集群研究大多是依靠对自然状态下鸽群的飞行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尚未有对实验对象加入人为可控参数进行研究的方法。本文针对通过人工可控参数研究鸽子集群运动现象
针对未来小行星表面探测的需要,研究了一种基于ZigBee组网技术的无线星表探测装置及其定位方法。探测装置整体采用迷你立方体构型设计,硬件方面包含了电源系统、通讯系统及温
随着近年来网约车的兴起,传统出租车行业开始面临严峻挑战,迫切寻求新的调度方式解决其存在的出租车资源分布不合理,空车率高,乘客等待时间长等问题。交通数据采集设备的普及以及以交通大数据驱动智慧城市的理念,为出租车调度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以出租车调度为研究对象,从交通大数据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宏观基本图(MFD,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的出租车宏观调度模型,对
本文以构造地质学和砂岩型铀矿床成矿理论为指导,通过野外调查、实测剖面、卫星遥感影像解译等方法,对伊犁盆地南缘和北缘边界断裂、盆地南部断裂系统和褶皱构造进行了讨论,搭建出伊犁盆地构造活动区新生代中晚期构造框架,分析了构造对地下水运移的影响和控制作用,进而讨论了构造与铀成矿的关系。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有:1.新识别出分布在伊犁盆地的多条断裂,调查了它们的空间分布、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结合中新生界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