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ZigBee的物联网感知设备安全接入研究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m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物联网作为一种更加便利、更加智能、无需人参与的通信方式应运而生。物联网的问世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它将新一代的通信技术充分应用到各行各业中。物联网的目的是将万物连接起来,实现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任意物品间的沟通与对话。目前它被广泛用于科研、农业、工业、军事、智能家居、物流管理、智能交通、医疗卫生、航空航天等领域。同时,物联网涵盖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异构网络,这给物联网带来了更高的安全要求。作为物联网的最前端,感知设备安全接入控制是物联网安全的第一道屏障。   本文首先介绍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体系架构及其特征,并分析了现阶段物联网各层所面临的安全挑战;接着简要阐述了物联网中广泛认可的传感网络的权威标准——ZigBee技术的基础知识,概述了其协议架构和优点。通过分析ZigBee技术的安全缺陷,设计了一种安全增强型的S-ZigBee协议。它针对ZigBee无法提供安全接入认证、不能抵抗中间人攻击的缺点,引入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虎符TePA——三元对等鉴别架构,并简化了证书结构,设计了接入流程,来认证感知设备的合法身份;为了进一步增强认证的安全性,加入了基于椭圆曲线数字的数字签名ECDSA算法,同时,考虑到感知设备存储能力、计算能力和能源的有限性,避免了ECDSA机制中的模逆运算,提高了签名效率。为了检验研究成果,利用BAN逻辑的语言描述协议流程,建立协议的逻辑模型,运用BAN逻辑的推理规则形式化分析该协议,从数学理论上论证了新协议的安全性;采用了网络模拟技术,在Linux环境中,选用并拓展了NS2模拟平台,验证S-ZigBee协议的可行性。最后对全文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Web服务是一种独立于平台和实现的软件构件,可以在网络中被描述、发布、查找,通过调用的形式能够实现异构平台之间的互连和集成。Agent理论技术在面向服务计算领域的应用为研
深空探测是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领域之一,它的顺利进行也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体现。在此之前进行必要的数学仿真实验可以大大降低实验研究的成本。本论文基于上述背景,研发了一套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Web上的海量信息也产生了“信息泛滥”的问题。如何构建行之有效的个性化推荐系统,快速高效地分析出用户的个性化行
互联网络的连接方式决定了网络的通信能力和效率。优秀的网络结构应该具有良好的对称性、可扩展性、递归性、通用性及通信直径小等特点,此外,当网络出现故障时,还应该具有良
认知无线电是一种智能频谱共享技术,它通过检测周围频域、时域和空域等无线电磁环境,自动搜寻并伺机动态接入授权频谱暂时空闲的频段进行通信,并避免对授权用户造成干扰,从而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基于Int ernet技术的网络教育逐步成为一种利用社会优势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E-learning系统涉及多学科的研究领域,为教育带来了一次
互联网包含数量巨大的文件信息,从而搜索引擎所返回的搜索结果可能包含上千或者上百万条的记录。这样就必然需要一种排序算对搜索结果进行排序,使得人们能够在第一时间看到最符
推荐系统(Recommender Systems)是通过一定的推荐技术向用户推荐其可能感兴趣信息的一种系统,主要应用在电子商务领域。在推荐技术中,协同过滤(CF: Collaborative Filtering)技
随着网络承载量的增大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多媒体视频存储于网络中,使得对视频匹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如何快速而又准确的匹配视频,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近年来,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