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引发了国人对我国未来城市发展进行的思考。怎样颦造城市形象的独特差别性,从而提升城市空间文化的价值形态成为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所面临的城市问题不可能完全依靠广泛的城市建筑风貌的空间布局来完成,这将给城市建设增加巨大的社会成本与经济成本。因此,它也可能通过个别的、标识性的、节点性的空间价值标识物来解决这一难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公共艺术。公共艺术担负着城市地域文脉的提炼,塑造原创性的公共空间风貌,提供不可复制性的空间体验价值;打造区域标识性;提升城市品牌文化魅力。对于公共艺术创作条件的研究,本文计划通过对杭州中山路过去的追溯、现状的分析和未来的展望,来探讨公共艺术创作中的“人间”、“空间”和“时间”三大条件因素。寻找公共艺术作品中体现出的公共性、互动性、地域性、现实性等特性,提出未来地域公共艺术创作的方位即:立足于特定空间环境,注重公众化的审美标准和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注重城市化的规划机制和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从而获得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