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2000年和2013年两年的锡林郭勒草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解译两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图,建立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探讨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变化之间的关系,并应用InVEST模型对调节服务和支持服务中的生物栖息地质量和碳存储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通过对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的分析可知,草地、林地和城镇建设用地的面积都有增加,分别增加了151.16×104hm2、36.15×104hm2和3.63×104hm2,增加百分比为10.01%、54.09%和2.87%;水体、耕地和其它类型土地的面积有所减少,分别减少177.49×104 hm2、1.21×104 hm2和10.81×104 hm2,减少百分比分别为89.21%、4.66%和15.83%。(2)根据MA的分类标准,将生态系统服务分为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在供给服务的研究中选定产草量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对2000-2010年NPP分析可知,产草量呈动态递增的趋势发展;研究调节服务过程中选定生物多样性指标,应用InVEST生物多样性模块,评估生物栖息地质量水平,对比分析可知栖息地质量正逐步改善,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提高调节服务能力;支持服务中以碳储存为研究指标,应用InVEST碳存储模块研究2000和2013年不同层面土壤碳储量,结果显示,2013年各层面碳储量较2000年有所增加,说明生态系统支持服务能力得到巩固;文化服务中,发展最快的是旅游业,到草原参观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多,促进了地区文化服务的发展。(3)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影响着生态系统服务变化。草地、林地面积的增加,其它类型土地以及农耕地的减少,使得草原土地利用结构日趋合理,从而提升了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水平,并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4)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影响生态系统服务水平,所以对土地利用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布局有利于草原生态系统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