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酸-硫酸盐还原工艺及其微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fea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两相厌氧工艺的产酸相单元(即产酸-硫酸盐还原工艺)处理硫酸盐废水已得到国内外的共识,深入探讨工艺的运行特性与关键因素以及微生物生态学特性对于提高工艺的处理效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本研究选择了两种产酸-硫酸盐还原工艺(完全混合生物膜反应器和完全混合悬浮污泥反应器),通过连续流试验考察了的工艺的运行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膜反应器在处理能力和运行稳定性上略优于悬浮污泥反应器。   通过考察工艺条件还发现,碱度是产酸-硫酸盐还原工艺最重要的控制条件,反应器中的碱度大于1000mg/L可以保证其稳定运行。碱度可以影响pH和氧化还原电位。提高进水碱度,硫酸盐去除率和pH随之提高,氧化还原电位则会下降。   利用改进的厌氧Hungate技术从产酸-硫酸盐还原反应器中分离出优势功能菌SRB-ZH07和AB-ZH01。通过间歇培养试验发现两者的生理特性。   从连续流运行的反应器中取活性污泥,通过间歇培养试验考察微生物在生物膜中的空间分布规律。试验发现,活性炭载体相中硫酸盐还原菌占优势,载体上的微生物吸附在活性炭外表面或其孔隙内。活性炭载体外的微生物以悬浮污泥形式存在,悬浮污泥中产酸菌与硫酸盐还原菌共存,但前者占优势。   分别以优势功能菌和活性污泥为对象,考察产酸-硫酸盐还原反应器中产酸菌与硫酸盐还原菌之间的生态关系。发现两者存在密切的互生关系和代谢有机物的协同作用。产酸菌的存在促进了葡萄糖的降解,并为硫酸盐还原菌提供底物。   当产酸菌与硫酸盐还原菌的协同作用良好时,硫酸盐去除率高,乙酸是末端产物中含量最高的成分;当两者的协同作用失调时,硫酸盐去除率较低,液相末端产物中出现乙醇积累。   为了避免硫酸盐还原过程中硫化氢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开发出硫化氢强化分离并同时制备单质硫的新工艺,该工艺主要包括连续流完全混合式反应器、负压抽提系统和硫化氢氧化反应器三个单元,它们分别完成有机物产酸发酵与硫酸盐还原、硫化氢分离、硫化氢氧化为单质硫三个步骤。工艺系统采用了自动控制装置,能够连续、自动运行。
其他文献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的重大部署,文章从“安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6个维度,对祁门县底线管控、资源利
本论文采用微乳液法、水热合成、化学沉积法、超声化学法等制得具有核壳、棒状、花状等结构的纳米银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透射电镜(TEM)、扫
中小型化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致使中小型化工企业事故频发,这必然会对企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设备破坏,产生恶劣的社
喀斯特地区由于其环境独特,生态脆弱,环境异质性大,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为了解喀斯特地区河岸带特征,本研究以涟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路线考察法对涟江流域河岸带特征(土地利用方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PbO2电极的制备工艺,对电极性能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并以中性枣红、茜素红水溶液为研究对象,对该新型PbO2阳极电解处理有机染料废水的工艺条件和作用机理进行了
压力钢管是水电工程中输水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受着较大的内水压力以及自身的重量和水重。由于卷制或服役期间水和泥沙的冲刷原因,常在压力钢管壁表面产生大量凹坑缺陷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部,全境皆位于亚热带范围。贵州南部沟谷地区包括北盘江下游和南盘江双江汇合的红水河的广大地区,地处黔桂交界处,地理位置在北纬25°10'-25°27',行政区域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只有建立在生态系统的持续承载能力之上、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基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才能实现真正意
黄俊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景德镇美术家协会会员地址:景德镇市莲社北路红店街7号电话:1860798609218679816092邮箱:46473381@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