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稀缺性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有效配置,从而最大化可能地增进人类的福利,这是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的目的,也是经济学家们为之进行经济理论研究的目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是达到上述目的的基本途径和手段。经济增长从整体与效率的角度确保了全人类福利的增长,而收入分配则从公平及个体的角度保障人们的福利与收益,因而,经济学家们孜孜以求的探索两者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即,在确保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何进行利益的分配以及如何分配更能促进经济增长成为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研究课题。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情况开始恶化,那么,存在我们中间的一个问题就是,随着收入差距的变化,经济增长会呈现什么样的变化情况呢?正是基于此,我们利用中国区域数据研究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探讨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经济、制度等因素的实证影响。本文的研究分四个部分进行。第一章我们首先介绍了有关的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理论。然后,从这一论述开始,通过介绍并分析经济学家们对该问题的理论分析以及此后进行的相关实证经验研究入手,确定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关系及经验假设关系,为本文的进一步分析奠定了实证分析检验的参照系——库兹涅茨假说。第二章我们利用中国的区域数据验证基于中国数据是否存在著名的“库兹涅茨假说”,并且进一步在此数据基础上研究分析收入差距变化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试图说明区域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速度间的经验关系。第三章则是首先分析了我国当前区域差距存在并扩大的影响因素。然而这些因素能否足够的解释经济增长的变化,是否有数据上的支持呢?我们继续使用区域相关数据经验的分析这些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影响。第四章是我们根据前两章的实证分析结果得出的一些政策选择。期望可以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以保证我国经济增长的持续稳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