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循环理论的品牌可持续竞争力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yu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市场国际化的加快,企业在产品、服务等方面的竞争日趋同质化。当前追求个性化的时代,品牌成为了人们个性区分的一个标志。全球进入了品牌竞争的时代,品牌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也是区别为竞争对手获得差别优势的重要因素。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从局部的产品竞争、价格竞争、资金竞争、人才竞争、技术竞争、信息竞争等发展到综合实力的整体竞争,即企业的品牌竞争。一个企业是否拥有强势品牌,将决定这个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的高低;同样,一个品牌是否具有可持续竞争力,也将决定着这个企业的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品牌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也是一个地区或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无一不在重视品牌效应。   对于我国企业来讲,要想与国外跨国公司能够进行“大比武”,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提升品牌竞争力,延长品牌的生命周期,使品牌的竞争力能够循环进化上升。文章首先介绍品牌可持续竞争力的内涵、品牌生命周期理论和超循环理论,创造性地将超循环理论原理运用到品牌竞争力研究当中,提出品牌持续竞争力的超循环过程模型。当品牌竞争力超循环中的各个子要素系统各自表现为一个对其它系统产生更为有利的结果,并且这种利它的关系可以形成一个多单元的因果循环时,系统就会形成彼此相互依赖而不可分割的更大规模的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该模型具有开放性、新陈代谢、自复制、突变性和协同进化等特点,对于企业提升品牌竞争力,保持和延续竞争力具有指导性意义。
其他文献
当前,伴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同行业竞争日渐激烈。企业为了降成本、拓市场、提质效,纷纷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规模扩张、加速转型升级,于是,电子商务这种新型营销方式应运而生,并且得到飞速发展。制造行业正在与电子商务融合,提升了服务等级,演变成为新的业态。产业链与电子商务整合,实现了资源有效配置,促进了产业上下游与市场需求侧的无缝对接。伴随着企业纷纷“触网”转型,在为地区发展注入
财务报表作为上市公司对外披露本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的载体,是投资者获得公司信息的重要途径。自有效市场假说提出以来,高效可靠的会计信息质量一直被视为保证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只有保证真实、完整、及时的信息披露,才可能形成一个有效的证券市场。但是近年来屡屡出现对年度报告进行重述的行为,且有越演越烈之势。这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重述公告发布后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