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藻精土与解偶联剂协同下的污泥减量作用研究

来源 :沈阳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jiao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性污泥法是目前是世界上运用最广泛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然而此项工艺的缺点就是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常见的污泥处置手段伴随着成本高、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所以剩余污泥减量化变成了水处理领域的热点。污泥减量技术大体分为隐性生长、生物捕食、解偶联三类,其中化学解偶联技术因其使用方便、不用改变现有工艺而被认可和推崇。但单独使用解偶联剂时会导致污水处理效能降低,污泥性能恶化等问题。本试验在寻求DNP最佳投加浓度后,采用DNP与硅藻精土协同投加的方式,考察了在SBR工艺中的污泥减量化效果、系统处理效果、活性污泥的性能和微生物种群,阐明了硅藻精土如何改善DNP造成的处理效果和污泥性能变差的问题,并确定了 DNP与硅藻精土协同工艺的最佳投加方式和最佳环境影响因素。试验研究表明,在SBR反应器中,随着解偶联剂DNP(2,4-二硝基苯酚)浓度升高,污泥产率降低,比空白时最高可降低80%;但出水水质和污泥性能会逐渐变差,COD去除率降低了 7~30%,NH4+-N与TN去除率最高各降低20%和44%,SVI在80~120 mL/g之间;而污泥活性最高提升了 21%。通过成本分析和各项参数对比,确定了 DNP的最理想的投加浓度为6mg/L。继续使DNP保持在最佳浓度6mg/L,在SBR反应器中与50mg/L的硅藻精土协同投加,发现与单独投加DNP(6mg/L)时相比,COD去除率提高了 13.35%,NH4+-N和TN去除率分别提高了 18.6%和26.58%,SVI下降了 13%,证明了硅藻精土可以在不影响污泥减量效果的前提下,有效改善DNP造成的出水水质和污泥性能变差的问题。通过比较两种DNP与硅藻精土协同投加的方式,发现两天一投时的Yobs比一天一投时下降了 28.28%,污泥活性也有所提高,但两种投加方式对处理效果和污泥沉降性无明显影响。温度和pH值会对处理系统各参数指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温度25℃C且pH值为7是处理系统最佳的环境影响因素条件。
其他文献
说到与中日战争有关的日本文学或文学家,日本诗人金子光晴因被誉为“反骨诗人”、“反战诗人”,尤其被誉为“战时唯一的反战诗人”而备受关注。从1948年开始陆续出版的诗集《
多糖的生物活性的研究在近几十年已被人们广泛关注。其中,不同来源多糖的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是多糖研究的热点。南极细菌的胞外多糖是否具有免疫调节活性也开始受到人们的
颈动脉是将血液由心脏输送到头颈面部的大血管,是脑的主要供血血管。临床上,通常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对颈动脉成像,针对血
糖尿病系一种由于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其生物学作用障碍引起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病人约占总体糖尿病人群的90%,其发病机制非常
苯教巫师是苯教教法的实施者,是指原始苯教或雍仲苯教中学问和法术均胜于常人的苯教师,也是一种专职。他们对于苯教的发展和传播,乃至整个青藏高原文明史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
背景: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lis,Pg)是牙周炎的关键致病菌(keystone-pathogen),其分泌的毒力因子牙龈素(gingipain,G)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对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起
目的:国外少量研究发现肥厚型心肌病常常合并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但从未对其临床特征及其可能参与的发病机制进行描述及探究。为此,我们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及肥厚型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隧道结构在工程中被广泛应用。然而,针对隧道结构中的存在的时空耦合粘弹性问题的求解,传统数值方法在计算精度和效率上目前还难
本文以两种广泛使用的全氟化合物——全氟己酸(Undecafluorohexanoic Acid,PFHxA)和全氟十二酸(Perfluorododecanoic acid,PFDoA)为研究物质,选择模式生物斑马鱼为研究对象,
L波段数字航空通信系统(L-band Digital Aeronau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L-DACS)是由美国联邦航空局(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FAA)、美国国家航空和宇航局(Na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