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身份位置分离的新协议栈设计与实现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912214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革新,传统互联网本身的系统结构局限性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问题,网络规模指数级增长、多宿主、流量工程、服务提供商的独立性等需求导致了路由可扩展问题。另一方面,早期主机协议栈的设计没有考虑移动性需求。传统应用中,主机IP地址不仅代表了网络通信中的拓扑位置,还代表了应用会话的身份标识,这种IP地址的双重语义导致了路由表项的增加和无法支持主机移动。此外网络的安全问题也是协议栈设计中要考虑的。本论文依托863研究项目“基于身份标识和位置寻址的新型路由体系结构和实验系统”,认真分析对比了当前支持身份/位置分离的方案,提出本论文的贡献点主要分为以下:(1)系统的对比和分析了现有支持身份标识和位置标识分离的方案,对现有的方案进行了总结,认真分析了现有方案的工作流程及设计思想,并从路由表压缩、安全性、主机移动效率等方面给予了分析。(2)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网络体系结构,给出了整体框架及设计思想,详细的分析了系统设计上所需的技术。(3)设计实现了一种新型的轻量级主机协议栈。分析了现有支持身份位置分离的主机协议栈的设计问题,基于现有的Netfilter机制设计实现了新的主机协议栈。(4)在试验环境下对系统进行了测试,分析了路由可扩展性、主机移动性、安全性等指标。实验数据表明本方案具有较好的性能。
其他文献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技术、分布式信息技术以及无线通信技术等的新兴交叉型学科。他能够满足实施监控、感知以及自动采集数据处理传输等方面需求。
近年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在移动互联网中,手机终端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然而现代智能机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电池消耗过快,相比以往非智能机的待机时间大大缩短,给人们的
随着人们通过移动网络的交往越加频繁,电信运营商积累了越来越多的个人信息以及用户行为数据,这些数据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使用这些数据建立模型,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