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老虎,常为民间用药,为五味子科南五味子属植物,主要药用部位为其根及藤茎,可用于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主治慢性胃炎、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痛经等症。一直以来,国内外对黑老虎的研究都集中于其化学成分的分析及其相应活性的研究。但是,对于黑老虎药材本身,缺少相应的规范与标准。因此,本论文首次对黑老虎药材的定性、定量等相关质量标准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探究。首先,本试验在研究黑老虎的化学成分时,从黑老虎根的二氯甲烷萃取物(乙醇提取)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综合运用现代波谱学技术(MS和NMR)解析发现,其中包括7个木脂素类化合物[kadsuralignan I(1)、kadsuralignan J(2)、schisantherin R(3)、schisantherin S(4)、日本南五木脂素A(5)、Acetyl-binankadsurin A(7)、二氢愈创木脂素(8))]和1个三萜类化合物[kadsuralactone B(6)],化合物schisantherin R(3)和schisantherin S(4)为新化合物。其次,依据文献及本课题组对黑老虎中有效成分的研究,本文选取日本南五木脂素A为对照品和17批次不同产地的黑老虎药材为研究对象,并采用HPLC法测定其中日本南五木脂素A的含量。同时,本文还通过运用硅胶层析柱和DAC制备系统等设备制备得到对照品,并采用Q-NMR的方式来确定对照品的纯度为96.06%。另外,本文还按照2010版《中国药典》的相关要求测定了黑老虎药材中的浸出物、水分、灰分、重金属和有害元素以及农药残留等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黑老虎药材,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不同,其中,日本南五木脂素A的含量在0.74-6.93%,不应低于0.7%。另外,通过检测,初步确定黑老虎中醇浸出物不低于12.0%;水分限度为不超过10%;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的限度分别为不超过5%和1.5%;重金属和有害元素中铅不大于5 mg/kg,镉不大于0.3 mg/kg,砷不大于2 mg/kg,汞不大于0.2 mg/kg,铜不大于20 mg/kg;农药残留中敌百虫不大于0.1 mg/kg,乐果不大于0.05mg/kg,氧化乐果不大于0.02 mg/kg。本论文首次对黑老虎药材的相关标准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探究,为黑老虎药材更为安全、有效的使用及其相关标准体系的制定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