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语文教学改革需要哲学理论的宏观指导。哲学从文化类型上来说主要有两种:认识论和存在论。先前的语文教学过多地倾向于认识论的哲学根基,机械灌输的教育方式强调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内在感受和自主建构。存在论哲学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哲学,它关切人的存在,主张对人的心灵实施终极关怀。语文教学的存在论思考,对于我们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和以后的教学改革,在哲学根基和理论建构方面都会有很深刻的启示。本文从以下四个部分对语文教学的存在论哲学进行了反思。语文教学根基的存在论追问。通过与认识论哲学的对比,可以发现存在论哲学的特征:关切人自身的存在;抵制二元对立思路;注重直观情绪体验;倡导个性选择情感。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就是要体现如下特征:教育理念的人本化;学科定位的人文化;教学追求的诗意化;意义解读的不在场;阅读理念的显隐论;教法学法的灵活化。对语文教学进行存在论的哲学探讨,可以使我们更加珍重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唤醒学生沉睡的性灵世界,归还语文的本真自我,让语文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语文教学趋向的存在论探究。存在论哲学以其深厚的人学底蕴启示我们:语文教育的趋向应该定位于关注个体的理想化生存与发展上。语文教学要回归存在本身,引导学生体验人的存在及人作为存在的意义,追寻理想化的生存状态,诗意地栖居在这个大地上。认识论哲学遗忘了存在,遗忘了人。教育面临着科学化的危险。存在论哲学为我们对于科学与人文的拷问提供了一个很好答案。存在论哲学唤起了对人的关注,对此在的关注。语文教学方式的存在论阐释。本部分从存在论的视角来思考语文教学方式。语文教学方式应该倾向于对艺术韵味的品悟、感受和体验,对人的内在灵魂的触动和感化。从对话、体验、语感、陶冶四种仅仅体现存在论哲学理念的教学方式进行探讨,以求揭示出语文教学方式的最高境界——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语文学习的世界中,尽情地感受语文的独特魅力。语文教学评价的存在论反思。从存在论的角度来反思语文教学评价,让评价理念、评价方式和评价策略紧紧围绕人这个核心,使其闪耀人性的光芒,走进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动力。我们应该对语文教学评价进行反思,加强学习,努力吸取先进的教育研究成果,构建能够调动教学双方主动性和积极性,能促进教学双方发挥自身潜质的评价体系和方法;构建具有人文精神,着眼于终身教育,立足于经济知识,最大限度地实现评价主体与客观统一的评价体系,着力体现评价的“多元性、主体性、过程性、激励性”,实现语文教学对人的最大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