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英国、新西兰等西方发达国家对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提出挑战,试图打破传统理论和管理模式的束缚,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行政改革浪潮。改革以“新公共管理”作为标示,形成许多创新理念。这些理念又进一步推动西方国家和更多国家的改革实践。无缝隙政府的提出正是对传统官僚机构的扬弃和再造的新理念之一,从根本上对整个体系进行重新设计,围绕过程和结果,而不是职能和部门展开工作,对原有组织机构、服务流程进行全面、彻底的重组。我国政府也逐渐暴露出种种弊端,部门职能交叉、流程不顺、权责不清和多头管理等弊端导致行政成本居高不下和严重资源浪费,极大影响了管理的有效性、及时性、权威性,造成了国家经济社会管理的困境。而区级政府较之中央和省级政府,直接面对公众的机会更多,对于公众追求速度、便利、效率、选择、多样化、弹性、参与、人性化等需求的压力更为敏感。所以本文选取区级政府为分析对象,探讨如何借鉴西方的理论和实践,来解决我国行政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文共有五章:第一、二章简单交待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后,对理论基础作一梳理,界定相关概念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重点分析了无缝隙政府与政府流程再造的关系及其发展模式,以及无缝隙政府模式在我国区及政府的适用性。第三章分析目前区级政府组织及其流程现状,即构建无缝隙政府的必要性。目前政府部门间关系未理顺,分系统的部门分割管理使得流程人为的分割,政府综合管理水平低,区级政府的政府流程缺乏整体协调,流程再造在广度、深度、幅度都存在不足。第四章比较分析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汉普顿市政府、美国林业局第九区、我国江苏淮安国税部门和成都市国土局业务审批流程四个构建无缝隙政府和政府流程再造的案例。第五章从无缝隙政府的三个取向探讨如何构建无缝隙政府的区级形态和进行流程再造。即采用顾客取向的流程塑造区级政府的组织和结构,采用效率取向的模式建立区级政府的运行模式,运用技术取向的策略进行区级政府功能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