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岸带植被及其空间配置的土壤环境效应与恢复管理对策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ye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岸植被带是河流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交错带,也是一个敏感和脆弱的生态区域。由于受河道周边人类活动的干扰,河岸带的植被类型及生态系统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河岸带植被的类型及其结构配置的变化会对区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对于河岸带生态系统的研究还相对比较缺乏,本论文以位于北京地区的温榆河河岸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和植被调查,采用数理统计、GIS空间插值和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了河岸带的植被类型及其空间配置结构的土壤环境效应,并结合周边居民对于河岸带生态服务功能和河流生态系统恢复的认知程度,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   1.通过分析河岸带7种植被类型对土壤有机碳固定和全氮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河岸带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表层土壤,尤其是在0-5 cm土层,而对5 cm以下土层的影响相对较小。河岸带不同植被类型上土壤全氮和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显著性的差异。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的全氮和有机碳整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不同植被类型下其垂直变化规律存在较大差异,如自然草地、退耕撂荒地和林地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随土层深度而降低的速率要明显高于农田生态系统。在0-30 cm土壤剖面内,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杨树林、自然草地、梨树果园、火炬树林地、退耕撂荒地、玉米地、黄豆地;土壤全氮的平均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自然草地、杨树林、梨树果园、火炬树林地、退耕撂荒地、玉米地、黄豆地。   2.通过对北京市温榆河河岸的7种植被类型的非点源磷流失的源-汇进行识别,定量评价了不同植被类型下的非点源磷流失的风险。研究发现,河岸带的梨树果园、黄豆地和玉米地具有较高的磷流失风险,而河岸的荒草地和林地的非点源磷流失风险则相对的较低。在0-5 cm的土层,非点源磷流失的风险大小依次为:梨树果园(1.86)、黄豆地(0.55)、玉米地(0.39)、杨树林地(0.31)、人工的草坪(0.30)、撂荒的荒草地(0.30)和火炬树林草地(0.17)。在5-10 cm土层,磷流失的风险大小依次为:梨树果园(1.03)、黄豆地(0.35)、玉米地(0.21)、人工草坪(0.15)、撂荒荒草地(0.15)、杨树林地(0.14)和火炬树林草地(0.09)。河岸的火炬树林地的磷流失风险要低于河岸的杨树林地,这与火炬树林地具有相对较低的种植密度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河岸的梨树果园、黄豆地和玉米地的管理。   3.研究发现,河岸植被的结构异质性可以显著影响土壤养分在河岸断面上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流失风险。本文选择了六个河岸带植被结构类型,从河漫滩到河道的梯度上依次为:(1)自然草地;(2)农田;(3)林地-农田;(4)林地-荒草地;(5)农田-荒草地,(6)草坪-荒草地。对于单一农田河岸带(植被结构2)和河岸的林地-农田(植被结构3),从河漫滩到河道的环境梯度上土壤全氮、全磷、有效氮、有效磷和土壤有机质均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而对于自然草地河岸类型(植被结构1),从河漫滩到河道的环境梯度上,土壤全氮、全磷、有效氮和土壤有机质均呈现出逐步升高的趋势。而荒草地河岸类型的有效磷在河岸断面上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对于林地-草地河岸带(植被结构4),从河漫滩到河道的环境梯度上,土壤全氮、全磷、有效氮、有效磷和土壤有机质在河岸断面上均呈现出波动或比较平缓的变化趋势。对于农田-荒草地河岸带植被配置模式(从河漫滩到河道环境梯度上),研究结果表明荒草地的土壤全氮、全磷、有效氮、有效磷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均要高于农田生态系统,而农田的土壤容重则要高于荒草地的平均容重。结果表明,处于下坡的荒草地可以起到固定和截留来自河岸断面上坡区域流失的土壤养分。同时,结果也发现对于人工草坪-荒草地河岸植被配置结构,荒草区域的平均全氮、全磷、有效氮、有效磷和土壤有机质含量都要高于人工草坪的含量,但是只有全氮的差别具有显著性。河岸带植被结构的异质性也可以显著影响到土壤养分的平均含量和平均容重的大小。河岸的农田具有最低的土壤养分含量和最高的土壤容重。本研究表明,探讨合适的植被配置模式可以起到控制土壤的养分流失的作用。   4.河流周边居民及其职业差异对于河岸植被带的生态服务认知及其河岸管理措施的偏爱均有所不同。河流周边的居民对于河岸植被带的生态服务功能的认知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控制土壤侵蚀(71.07%)、净化污染物质(55.37%)、调控洪涝灾害(52.89%)、景观美学功能(44.63%)、休闲娱乐功能(39.67%)和提供生物的栖息地(28.10%)。河岸带周边不同职业群体对于河岸植被缓冲带的各项生态服务功能的认知情况也有所不同。周边居民对于林地类型缓冲带的偏好最大(51%),对于草地类型的植被缓冲带的选择只有17%,而对于种植农田的选择有32%。在河堤类型选择方面,研究表明有42%的参与者支持自然的土质河堤类型,37%的参与者支持石头垒砌的河堤类型,而支持混凝土硬化的河堤类型的只有21%。   不同的职业群体对于不同河堤类型的偏好也有所不同。对于河道的形状和河床的物质组成,结果表明除了商人外,其他的职业群体均赞成自然弯曲的河道类型,而对于人工的顺直河道支持的程度相对较低。大部分河流周边居民都赞成自然的河床,赞成的比例达到77%。而赞成硬化的河床结构的只有23%。同时也发现有55%的参与者同意捐款去恢复自然的河流生态系统,剩下的45%的参与者选择了不支持的态度。对于不愿意捐款对河流生态系统进行恢复的原因,许多居民都认为对河流生态系统进行恢复主要是政府的责任(62%)。
其他文献
Open Sound System(OSS)是第一个为统一UNIX下数字音频处理的标准。它的实现可以移植到绝大多数UNIX操作系统上,而且有大量的应用程序支持OSS。而Solaris作为最为主流的Unix
光纤法布里-珀罗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性能稳定、不受电磁干扰以及可以复用等优点,是目前广为应用的光纤传感器之一。在光纤法-珀传感系统中,解调技术是系统实现的关
演替和恢复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自然演替机理可为生态恢复提供参考。由于全球范围内森林面积的锐减和森林退化,基于不同恢复目标的森林生态恢复工程也相继开展。如何对生态
本文研究了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平台及其关键技术,设计并完成了一个ZigBee无线传感器系统,实现了对温度、湿度、压力的测量和测量数据的无线传输。并对利用LTCC技术进行无线
近年来,由于火灾报警系统未能正确识别周围生产、生活环境的状况而引发的火灾事故屡屡发生,致使人民生命和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目前,市场上的火灾报警系统尽管多种多样,却不能准确
MEMS(微机电系统)三维动态性能测量,用来表征MEMS器件在高速运动状态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MEMS产品研发过程中举足轻重。随着时代的发展,MEMS微结构动态机械性能的测量日益重要。传统的MEMS微结构测量方法,例如原子力显微镜和电子扫描显微镜等都无法测量MEMS微结构动态机械性能。所以,本论文对频闪显微视觉和频闪显微干涉做了详细研究,设计出一种基于电光效应MEMS微结构三维动态测量系统,对M
有机薄膜晶体管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和市场前景,近年来已经成为一个热点的研究问题。而喷墨印刷技术作为一项微图案化加工技术,它充分发挥了有机材料可溶液加工的特点,可以高效实
河蚬(Corbiculafluminea)是洪泽湖重要的渔业资源。近年来,洪泽湖河蚬资源量下降,分布区域明显缩小,资源面临严重威胁。然而有关河蚬的基础生物学研究较少。本文在2011年8月至20
本论文选取了药用植物木豆(Cajanus cajan(L.) Millsp)和滇杠柳(Periplocaforrestii Schltr.)为实验材料,对其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进行系统研究,以明确它们的化学成分以及相关的
本研究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Dhtkd1基因点突变敲入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表达谱分析  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CMT)是一种最为常见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具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