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靠性成本——收益的电网规划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lu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供电可靠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电网规划以自身投资最小作为规划目标,将保证供电区域内一定水平的供电可靠性作为约束,并未考虑可靠性的经济效益。这种规划只能保证电网企业的成本最小,无法作到全社会利益最大化。此外,目前的规划方法也很少顾及电力市场的风险水平,无法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要求。 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全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电网规划模型及其求解方法,通过引入可靠性的经济评估,使规划工作真正作到以全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在该模型中加入了风险控制约束,帮助规划部门实现风险控制;此外,还根据该模型的特点确立了一套分摊规划费用的方法。 本文的另一项工作是建立了基于可靠性电价——赔偿机制的电网规划模型及求解方法。该模型适用于可靠性电价——赔偿机制下的电网规划,有效的回避了基于全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规划模型中难以准确评估用户停电损失和确立合理的费用分摊制度这两个难题,在实际应用中有更广阔的前景。 本文选择了免疫算法作为基本算法求解模型,并使用蒙特卡罗方法对风险约束进行转化。在求解过程中充分利用了上述两种方法的优势,也针对其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最后,本文构造了一个基于可靠性电价——赔偿机制的规划算例,通过对该算例的求解与分析,体现了本文所建模型的优越性及可行性,并验证了求解算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电机的起动特性研究是基础性的课题,人们一直在寻求对电机特性的了解以更好的设计和控制电机,由此而产生了大量的测试电机特性的仪器。但一些工厂或科研院所一般设计在一定的环境中使用,也有很多面向市场的产品,一般以单片机为核心,包含了用户接口、输出显示等功能。但这些产品都是以硬件为核心,使得与用户的交互和功能的修改都很不方便。20世纪八十年代,NI公司首先提出了虚拟仪器的概念并提出“软件就是仪器”的口号。N
科学的规划方案是良好的电网结构的基础。做好规划设计工作对工程建设的投资费用和投产后所产生的综合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农网规划主要由规划人员手工完成,随意性
磁暴会导致大电网中产生地磁感应电流(Geomagnetic induced current,简称GIC)。GIC对电力系统运行有一系列有害影响,例如近年来在我国长距离高等级输电系统中已经发现很多GIC
在我国,配电网中广泛使用的是小电流接地系统,同时单相接地短路占据了配电网中故障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暂态分量很大并且稳态分量很小是单相接地故障自身的特点。基于以上的原因,零序电流中暂态分量有着丰富的信息,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些信息来判断处发生故障的馈线。因此,更准确地诊断故障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便是基于暂态分量的多信息融合。针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的情况,本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阐述了当前的国内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