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金刚石的表面功能化与解团聚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xdai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金刚石(nanodiamond,简称ND)作为碳纳米材料中重要的成员之一,不仅具有纳米粒子的基本特点,如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及表面与界面效应,而且还具有金刚石本身所固有的基本特性如超高的硬度、高的热导率和优良的化学稳定性等。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纳米粒子巨大的比表面积及纳米金刚石的特殊结构,纳米金刚石极易团聚,常常以亚微米级甚至微米级团聚体的形式存在,这使其丧失了作为纳米粒子特有的功能,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另外,由于纳米金刚石表面官能团比较单一,这也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对纳米金刚石进行表面功能化的同时解除其团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化学接枝的方法将疏水性聚合物和生物相容性共聚物接枝到纳米金刚石表面,旨在对纳米金刚石功能化的同时提高其分散稳定性。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1)通过“grafting from”的方法将疏水性的两种聚合物共价嫁接到纳米金刚石表面通过依次用混酸、二氯亚砜、乙二醇和丙烯酰氯对纳米金刚石进行表面化学修饰,在其表面共价引入双键。在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的作用下,利用纳米金刚石表面的双键分别与含有双键的单体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原位自由基共聚合,将聚苯乙烯(PS)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链嫁接到纳米金刚石表面,实现了表面共价功能化和解团聚的同步进行。(2)通过“grafting to”的方法将生物相容性共聚物共价嫁接到纳米金刚石表面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以聚乙二醇(PEG)和辛酸亚锡(Sn(Oct)2)为共引发剂,引发ε-己内酯单体开环聚合反应成功制备了聚ε-己内酯-聚乙二醇-聚ε-己内酯(PCL-PEG-PCL)共聚物;逐步用混酸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对纳米金刚石进行化学改性,成功在其表面引入了异氰酸酯基。采用“grafting to”的方法,利用纳米金刚石表面的异氰酸酯基与PCL-PEG-PCL链段末端的羟基反应,将PCL-PEG-PCL成功接枝到ND表面。因此改善ND分散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其生物相容性。
其他文献
随着改革开放,技术引进,产品结构的更新,要求生产上利用现有设备条件,寻求多种工艺方法,尽快地把产品推向市场。本文着重介绍了如何通过实践,探讨出在普通机床上采用特殊装夹
户外音乐节作为一种舶来品,虽然从被引进至今仅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但已经呈现繁荣发展的态势,数量上从最初的一年零星举办几场发展到如今每年上百场户外音乐节遍地开花,形式上
从"产学研协同创新"到"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现了技术创新的落脚点和市场导向。用户创新是当前开放式创新领域的热点问题,虚拟社区的繁荣发展为用户创新带来新的机会,基于虚
钾质粗面岩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泛的富钾岩石之一。岩石(矿物)-微生物相互作用是自然界中广泛发生的一种重要地质作用,对于岩石(矿物)风化、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土壤形成以
在分析典型酯交换法生产碳酸二甲酯(DMC)流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中采用热泵技术的DMC合成和精制工艺,以耗能较大的甲醇回收塔为对象,选取了不同的再沸器换热温差,采用AspenPlu
复合树脂粘接修复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许多传统观念发生了彻底改变。本文讨论了后牙复合树脂粘接修复中的几个临床关键问题,回顾了近年来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从而为临床医生
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教师话语在不同教学环节呈现不同的策略或特点。本文聚焦教师话语研究中关注较少却又极为重要的课文讲解话语,通过访谈和课堂观察等方法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院
中国传统灾荒赈贷制度是历代统治者为保障农民生存需求、推动农业生产、稳定社会而推行的重要制度举措。清代中后期,随着王朝政治生态恶化、荒政体系衰败和内外交困局面,延续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接收的支气管哮喘34例患者,根据患者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两组,对照组共17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
实行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是近现代各国立法的通例,世界各国在立法上多有禁止重婚的规定,只有少数伊斯兰教国家允许多妻制存在。我国在1950年和80年颁布的婚姻法中都明令禁止重婚,同时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