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火针赞刺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综合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其对人体的安全性,进一步规范有关标准和操作规范,促进临床推广工作。 方法:1.按随机信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带状疱疹病例随机分为火针赞刺组(火针组)、西药对照组(对照组)。治疗期间禁止使用与研究药物效用相近的中西药品或其他治疗方法。2.火针组32例,取穴以局部阿是穴(疱疹区)为主,针具:山西省针灸研究所师氏火针。刺灸法:在疱疹起止两端及中间选定好针刺部位,皮肤常规消毒,以疱疹簇为单位,呈“品”字形依次点刺。左手用止血钳夹持点燃的酒精棉球并靠近针刺部位,右手持火针于火的外焰将针烧至发白后,速刺入带状疱疹皮损部位,直入直出,深度以针尖透入疱疹皮肤达到其基底部为度。对于较大的脓疱或血疱,用粗火针刺,刺后用消毒棉球挤净脓液,再选用适当大小的火罐吸拔,并留罐5~10分钟。起罐后如果出现血疱,可用火针再刺。舌苔黄厚腻,便干者火针刺后可用毫针刺丰隆、支沟;如疱液清稀,10余天不愈者,毫针刺气海、足三里并加灸。治疗结束后,以消毒棉球擦净局部皮肤表面,涂以龙胆紫。于就诊第1、2、3天每日治疗一次,以后隔日(第5、7、9天)治疗一次,总共治疗不超过6次。对照组32例,丽珠威每次0.3g,每日两次饭前空腹服用。于就诊第一日起开始服药,连用9天,治疗结束。并对每簇疱疹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涂以龙胆紫。间隔2~3日换药一次。3.观察指标:带状疱疹症状、体征(刻下疼痛分级、局部痒、烧灼感、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皮损面积、水疱数、疱疹簇数、水疱性状、溃疡、丘疹)的变化,疼痛量表—视觉模拟量表(疼痛开始缓解时间,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等。疗效判定标准:症状体征量化记分总积分,单项症状(皮疹面积,疼痛等)疗效判定标准,时效性判定标准,安全性判定标准。 结果:1.火针赞刺组与对照组,两组间及两组内症状体征量化记分总积分比较。火针赞刺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火针赞刺与口服丽珠威对急性带状疱疹的症状体征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火针赞刺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间症状体征综合评定水平即量化的病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火针赞刺组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对降低急性带状疱疹综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火针赞刺法在降低急性带状疱疹综合评分方面优于口服丽珠威。2.火针赞刺组与对照组,两组间修订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