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属性决策中的组合赋权及TOPSIS法研究

来源 :江苏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hzp901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属性决策作为群决策的一类代表性问题,主要解决具有多个属性的有限方案的排序和择优问题。在多属性决策过程中,属性的权重反映属性的相对重要程度,它直接影响着决策的结果,因此合理确定属性权重一直是多属性决策的关键问题之一。关于权重的确定,主观赋权法可能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受到决策者知识或经验缺乏的影响;客观赋权法忽略了决策者的主观信息;组合赋权法算法复杂度普遍比较高,这三类方法各有利弊。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基于单个用户对产品的排序、产品的属性水平等信息,在综合考虑了产品属性间相对重要性和关联性的基础上组合赋权,求解出用户的偏好,为属性组合赋权做了一次新的尝试。多属性决策方法在诸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背景,对多属性决策方法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法具有直观的几何意义,应用范围广,是一种有效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然而,人们遇到的多属性决策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传统TOPSIS法已表现出某种不适应性,如属性赋权不精确,自身的逆序和自相矛盾问题等。虽然学者进行了改进,但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基于多个用户对产品的评价、产品属性等信息确定属性权重以改进TOPSIS法。所以本文针对多属性决策中的问题作了一些探讨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为了突出组合赋权法的优势,本文根据单个用户对产品属性水平的满意度确定属性的相对重要性,并在考虑了关键属性与其他属性关联性的基础上综合确定产品属性权重。最后进行实例分析,证明该组合赋权方法的有效性。(2)本文尝试基于多个用户参与选择的客观行为和产品属性数据以改进属性权重的确定方法;通过极差变换来改进初始矩阵的标准化和最优点、最差点的确定,最终消除TOPSIS法评价结果可能出现的自相矛盾和逆序问题。最后,基于改进后的TOPSIS法和RSR(Rank-Sum Ratio)法相结合进行实例验证,结果显示改进后的评价法更具有效性。(3)本文对组合赋权以及TOPSIS法中的属性权重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确定了方案排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权重允许变化的范围。其次运用实例分析证明了上述方法所求的权重稳定区间的有效性。多属性决策是现代决策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诸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理论与实际应用背景。近几十年来,有关多属性决策问题的研究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多属性决策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方法应用仍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有关决策方法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闭环供应链的研究。逆向物流引起的回流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供应链库存系统以及供应链的牛鞭效应。鉴于闭环供应链的复杂性,因此本文将多Agent理论引入到闭环供应链库存和牛鞭效应的研究中。首先,本文阐述了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对闭环供应链、供应链管理以及多Agent技术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整理和总结,为下文的模型构建及仿真奠定基础。其
战略网络城市是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阶段的产物,是新形势下解决城市发展无序性和盲目性的一种新思路。战略网络城市系统中节点的合理构建对区域经济发展及城市系统的形成
构建信息平台的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的共享信息资源,实现跨组织的系统间互相访问和互相操作。然而,信息平台虽然集成了各行业、各组织的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但如何对这些资源
学位
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to Trade,TBT)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外贸出口的最重要的贸易壁垒。建立并优化关于TBT的预警信息搜集系统变得十分重要。提供实时、准确、有效
学位
现代项目管理模式是多元决策主体的管理模式,其中业主和承包商是项目管理中的主要决策者。他们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既有合作,又有利益冲突。而现有的项目进度管理优化理论只是
目前,伴随着产业集群与集群网络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相关研究主题备受学术界关注,并形成了产业集群理论、组织战略理论与社会网络理论等几个研究方向。但就现状而言,目前对网络网络关系在企业集群网络中的作用机制并不明晰;有关网络的研究往往以静态分析为主,缺乏网络动态方面的研究。针对集群发展和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现实商业竞争环境中的企业集群这一实体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企业网络结构特征和网络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