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返八十年代”是当今文化与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几本打着“回访”、“重返”旗号的图书的大卖,拉开了“八十年代热”的大幕;电视、电影屏幕上数部以“八十年代”为年代背景以及主要创作元素的影视剧的红火,将人们对“八十年代”的留恋与回顾的热情推向了高潮;与此同时,一些文学研究者们也对“八十年代”的文学以及文学的形成等问题发生了极大的兴趣,呼应着大众文化领域的热闹,他们坚守自己的岗位并且默默工作着,使得“重返八十年代”文学研究成为近年来的聚焦点。本文的中心话题便是研究“重返八十年代”作为一股社会思潮,其得以形成的社会背景、思想背景,以及分别有哪些人参与到这个话题的讨论和言说之中,对于“八十年代”丰富和多样的历史,他们是如何调动记忆资源,来言说一个怎样的“八十年代”,在此背后,他们又分别怀抱着怎样的目的,表现了怎样的现实利益。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透过“重返八十年代思潮”中不同集团和领域的表现,分析当今中国的社会思想状况,并且探讨合理的历史叙述,应当在怎样的文化环境中才具有展开的可能。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重返八十年代思潮”情况概述。这一部分主要概括性地介绍“八十年代”在当今文化中的红火,具体论述为何将之称为“重返八十年代思潮”,介绍该问题的研究现状,并且还将详细分析与话题相关的基本社会背景,包括当今中国的文化特点和中困知识分子的思想倾向和立场分化等内容。
第二部分:“重返八十年代思潮”的三种类型。本部分将“重返八十年代思潮”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分为了三种,第一种是知识分子的回顾和建设类型,第二种是荧幕上的“八十年代”,以及第三种“80后”的集体怀旧。第一种类型主要是知识分子参与的,他们中有的人利用自己的“八十年代亲历者”的身份,回望“八十年代”的风风雨雨;也有人站在科学的立场上,力图将“八十年代”的历史陌生化,目的在于使其展露出更丰富、完整的面貌,从而有利于当今文学的建设与发展。第二种类型主要表现在影视剧银屏上,“八十年代”的时代因素不仅成为一些影视剧的创作背景,更成为重要戏剧因素。电影和电视剧中的“八十年代”也有着明显差异:其中,电影导演们试图通过极具“八十年代”时代特征的故事的讲述,达到对自身和人生的清点与反思;而电视剧则形成了“八十年代剧”的模式,通过某种同定的人物类型与情节模式,表现了当今人们对现实和历史的看法和批判,当然这种批判是有限的。第三种类型是“80后”的集体怀旧,即生于八十年代的一代人开始怀念“八十年代”,这种现象有一定社会心理的原因,但也存在经济利益和商业效应的推动。这一部分不仅要对该思潮的主要表现进行描述,还要对各个类型中小同的利益驱动和社会经济因素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历史重返潮流中的反思。这是本文的总结部分,分三个小节分别讨论“重返八十年代思潮”出现的可能性与必然性、谁在言说准的“八十年代”,以及我们离真正的“八十年代”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