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产量最高的天然高分子之一,并且广泛的存在于植物界中,比如树木、棉花、草类、麻类、水生植物类等,都蕴含了大量的纤维素资源。采用硫酸水解法降解纤维素可以得到具有纳米尺寸范围内的纤维素晶体。纳米微晶纤维素(NCC)不仅具有纤维素本身的天然性、可再生性、生物降解性、低密度性等特点,同时NCC具有高纯度、高结晶度、高强度、较大的表面积、高反应活性、超强的吸附能力以及特殊的光学性质,如选择性反射、强的旋光性、圆二色性等,都使得NCC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本文采用硫酸水解阔叶木溶解浆的方法,制备得到长度分别为1OOnm、150nm、240nm的NCC悬浮液。采用激光粒度仪、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镜对NCC进行形态的表征;采用偏光显微镜分别对不同尺寸下NCC液晶溶液的临界浓度进行检测,并通过数字阿贝折射仪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长度分别为1OOnm、150nm、240nm的NCC悬浮液其临界浓度分别为4.4%,3.O%,2.1%,随着NCC长径比的增加,其液晶溶液的临界浓度减小。实验同时选取长度为150nm的纳米微晶纤维素,测定浓度对其液晶织构的影响。 将PVA与NCC以不同的配比进行共混,采用圆盘浇铸的方法,制备得到不同NCC含量的共混膜。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以及电子万能拉伸机对共混膜的性能进行测定。当NCC含量为1.O%时,两组分产生较好的协同效应,共混膜表面和横断面都比较平整;膜抗张强度、拉伸强度和膜断裂拉伸应变也分别达到最大值48.5N·m/g、93.57Mpa和186.58%,其中拉伸强度比纯PVA膜的拉伸强度(22MPa)提高了325.31%;热学性能在NCC含量为1.0%时也达最大值。当NCC含量进一步增加时,NCC与PVA的相容性变差,各项性能也随之变差。 通过冷冻干燥制备得到NCC粉末,对其进行羟丙基的表面改性,采用偏光显微镜、激光粒度仪、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对改性后NCC的性能的检测结果表明,NCC通过羟丙基改性后,液晶织构仍然存在,但是由于表面引入-CH2基团,其分散性有所提高,初始热降解温度下降,结晶度也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