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场景下的红外图像小目标检测方法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外成像探测系统根据红外辐射能量的差异对目标和背景进行有效区分,实现目标检测。该系统隐蔽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可夜间工作,具有极高的军事价值。红外小目标检测作为其关键技术之一,一直是预警侦察、防空武器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满足实际应用对红外小目标检测技术提出准确、实时、鲁棒的要求,针对复杂场景应用,本文开展了对相应的小目标检测方法全面深入地研究。全文主要工作如下:首先,研究了一种基于鲁棒主成分分析(Robu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PCA)联合方向导数惩罚的弱小目标检测方法。现有的基于RPCA的检测方法只考虑红外图像中的非局部先验信息,利用背景的低秩性和目标的稀疏性进行目标检测,而忽视了目标的显著性特征,导致背景边缘残留在目标图像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方向导数构建的显著性映射,根据弱小目标的旋转对称性和背景边缘的特定方向性,有效区分弱小目标和背景。并将显著性权重引入到1l范数中,克服了1l范数不能很好约束目标稀疏部分的缺陷。实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目标检测的精度,抑制背景边缘。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拉普拉斯范数约束和红外块组的弱小目标检测方法。针对红外块图像(Infrared Patch-Image,IPI)模型利用一系列块图像实现全局低秩近似的方法不适用于灰度变化大的背景图像这一缺陷,考虑采用基于相似块的模型通过定量度量的方式搜集高度相似的块图像,这样能够很好地获取背景图像中的稀疏边缘信息。同时引入拉普拉斯范数代替核范数用于低秩矩阵逼近,不需要获取先验信息,可以自动捕获固有的秩信息,与真实的秩匹配性更高,有利于低秩矩阵和稀疏矩阵的恢复。实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背景图像的估计更加准确,增强了背景抑制能力。最后,探索了一种基于L0平滑和序列组矩阵的小目标检测方法。由于在高度异构的复杂背景中,稀疏的强边缘与小目标都具有稀疏性,单帧红外图像很难提取到与稀疏强边缘相似的空间结构。为了使得稀疏强边缘同样能够满足低秩性,需要利用序列图像连续多帧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阵域的序列组模型,能够有效解决异构背景中稀疏强边缘样本量过少的问题,同时利用红外图像序列的空间和时间信息分析并提取小目标的位置信息。另外,采用L0图像平滑的方法对背景图像进行处理有效解决由于序列背景缓慢变化导致的连续帧图像相关性下降的问题,从而使背景序列组图像中的每一列之间仍然能够保持高度的相似性。实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处理高度异构的复杂场景,同时处理多帧红外图像并进行检测与追踪,达到实时检测的效果。
其他文献
<正>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我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11.9%,其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约占90%,肥胖和超重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T2DM是由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胰岛素作用缺陷以及胰高血糖素分泌异常等共同作用所导致。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uc
期刊
目的探讨超重或肥胖早期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优选序贯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或住院的90例早期超重或肥胖T2D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达格列净组和序贯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0.5 g/片,2片/次,口服,2次/d;达格列净组予以达格列净10 mg,口服,1次/d;序贯治疗组予以聚乙二醇洛塞那肽0.2 mg,皮下
期刊
深空探测是继卫星应用技术和载人航天技术之后的又一个航天技术发展领域。随着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在航天事业上的发展和竞争,深空探测已成为现在以及未来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保证深空探测活动的顺利进行,确保航天器之间、航天器与地面站以及空间站之间的正常通信显得至关重要。目前PSK、PAM以及QAM等线性调制方式仍然是深空通信研究的主流,伴随着现阶段深空探测的深入发展以及探测任务的增多,线性调制方式逐渐无法满足
学位
行人检测是机器视觉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在智能交通、行人重识别、行为分析、智能机器人等场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了准确、快速、稳定地检测各种场景下、各种姿态、各种尺寸的行人目标,众多行人检测算法相继提出。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多种基于视觉的行人检测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选择搜索(Selective Search,SS)算法和可变形部件模型(De
学位
监控系统已经广泛地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极大地保障了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随着科技进步,其发展也越来越趋向于智能化。固定摄像头的监控往往容易存在死角,而小型无人机由于其灵活性,成为监控系统中一个很好的补充,近年来在安防监控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体行为识别是视频理解中的一项关键技术。考虑到无人机平台的算力有限、识别速度要求,以及无人机航拍视频中人体动作的特点,本文对无人机航拍视频中的人体行
学位
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由于低成本、部署灵活和固有的移动性,引起了国内外政府、学术界、工业界、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的广泛关注。与地面通信系统相比,无人机通信系统具有良好的信道情况,在无直链链路的情况下可以作为空中中继辅助地面节点进行远距离通信,被广泛应用于地震火灾等应急场景。然而电池容量有限等问题限制了中继无人机(Relay Unmanned Aerial V
学位
低截获概率雷达可以在完成雷达探测、跟踪、定位和识别等任务的同时降低被敌方电子情报系统发现的概率,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敌方的反应能力,甚至让敌方丧失反应能力。随着侦察设备与雷达之间的对抗加剧,雷达系统的射频隐身性能直接影响到武器装备的作战能力和生存能力。低截获概率雷达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军事信息化技术的竞争促进了雷达信号设计与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利用信息论作为设计波形的优化准则是常见的一种思路,可以
学位
当实测目标表现为多个强散射点构成的集合体时,往往得到的雷达回波为微动多分量信号。但由每个分量微动产生的微多普勒特征则暗含了各自部件的结构和运动细节等信息。因此多分量信号分离是利用微多普勒特征进行运动意图判别以及目标精细特征刻画的前提。本文基于构建的统一微多普勒多分量雷达回波模型,分别实现了非规则调频、部分数据缺失和弱微动等复杂情况下的雷达微动多分量信号分离算法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包含微动
学位
除草剂销售额占全球农药总销售额的一半以上。然而,除草剂长期、大量的使用,导致杂草的抗药性日益严重。因此,除草剂新分子靶标或新作用机制的发现就显得尤为迫切。鉴于此,本文总结了近几十年来现有除草剂分子靶标的种类、生物化学功能和三维结构的研究进展,以及代表性商品化的除草剂。在此基础上,对除草剂分子靶标发现的现状以及新技术进行了展望。本综述可为除草剂分子靶标的发现以及绿色除草剂的创制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无人机信道的非平稳特性、快变性和三维移动是影响无人机通信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无人机信道的研究对深入了解信号在空地电磁传播环境中传播机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信道建模、信道测量方法和统计特性,基于无人机飞行场景下信道的快变特性,构建支持三维运动的无人机非平稳信道模型,对无人机信道二阶统计特性进行详细推导和仿真分析,研究散射体位置和平稳间隔内多普勒频率计算方法对统计特性的影响,通过校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