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临床医学生相比于其他各个专业学生,属于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课程繁重,学习及就业压力大。此次研究目的在于分析我市一所医学院校在读学生头痛分布情况,进一步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头痛的影响程度,同时分析医学生的精神心理状况与头痛发生的关系,为医学生在校期间有效预防头痛提供科学建议,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研究方法本临床实验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应用自制临床医学生头痛相关调查问卷及症状自评量表90(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等进行研究。本实验选取我市一所医学院校所有大一至大三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填式问卷及面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数据搜集。结果头痛的患病率为22.73%,其中患偏头痛学生占6.63%,紧张型头痛10.4%,其他类型头痛5.70%。医学生不同性别、年级、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民族、家庭人均收入、近期发生重大事件、服用抗抑郁药物、患有慢性胃肠疾病以及对自己学习成绩满意度之间头痛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本样本SCL-90评定与1999年修订常模进行比较,发现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精神病性方面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本样本医学生心理状态欠佳。进一步对比头痛医学生与全国常模及医学生头痛与非头痛SCL-90量表评定结果,研究发现,除恐怖情绪外,其余8个方面的精神心理状态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将以上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通过分析得出,女性、少数民族、近期发生重大事件、存在肠易激综合征、精神心理状态为中度至重度症状的学生发生头痛的风险较高。另外,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使患偏头痛风险增高的因素为近期发生重大事件、存在肠易激综合征(OR=2.55,95%CI:1.38-4.73)、对自己学习成绩不满意、存在中度至重度心理症状。紧张型头痛发生风险增高的因素为女性、高年级、少数民族的学生、患其他胃肠疾病(除肠易激综合征外)(OR=1.77,95%CI:1.20-2.61)、存在中度及重度心理症状。结论本样本研究的医学生人群精神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低于普通人群,患头痛的医学生可能存在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医学生头痛患病率较高,且女性、属于少数民族、近期发生重大事件、存在肠易激综合征、精神心理状态存在中度至重度症状的学生患头痛风险明显增加。医学生容易患偏头痛的风险主要受近期发生重大事件、存在肠易激综合征、对自己学习成绩不满意及中度至重度异常的精神心理状态的影响。另外,女性、高年级、少数民族、存在其他胃肠疾病(除肠易激综合征外)、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是紧张型头痛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