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花椒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s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芸香科花椒属植物野花椒Zanthoxylum simulans Hance,俗称竹叶椒、土花椒、岩椒等,其果、叶、根均可供药用。果皮性辛、温,可温中止痛,驱虫健胃;外用可治湿浊,皮肤瘙痒,龋齿疼痛等。种子性苦、辛、凉,可利尿消肿。其根性辛、微温,可用于治跌打损伤、胸腹疼痛、蛇咬伤及胃肠痛。目前,对台湾地区产野花椒根化学成分的研究比较多,而对大陆地区产野花椒化学成分的研究很少。为此,本论文对川产野花椒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本文首次对川产野花椒果实挥发性成分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溶剂法提取野花椒果皮及种籽的挥发性成分,出油率分别为0.603%和8.55%。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从野花椒果皮中分离出150个色谱峰,鉴定了108个化合物,占总量的93.98%,主要有1,8-桉油素(17.91%)、柠檬烯(12.66%)、β-榄香烯(9.81%)、α-萜品醇(7.61%)、β-芹子烯(4.81%)、α-芹子烯(3.79%)等;从种籽油中分离出46个色谱峰,鉴定了30个化合物,占总量的84.33%,主要有9-十六碳烯酸(35.89%)、十六烷酸(17.70%)、油酸(11.68%)、亚油酸(4.72%)、9,12,15-十八碳三烯酸甲酯(4.72%)等。体外抗菌试验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野花椒果皮挥发油十分敏感,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对野花椒果皮挥发油敏感。采用硅胶柱层析方法从野花椒果实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质谱等光谱手段,鉴定了其中2种化合物,分别为反油酸甘油酯和熊果苷,均为首次从该种中分离得到。采用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等方法从野花椒根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质谱等光谱手段,鉴定了其中7种化合物,分别为三亚麻油酸甘油酯、β-桉醇、β-谷甾醇、去-N-甲基-白屈菜红碱、β-香树脂醇、正二十七烷及紫花前胡内酯,其中三亚麻油酸甘油酯和紫花前胡内酯为首次从该种中分离得到。
其他文献
采集广西、广东和越南的8个柑桔黄龙病样品,利用黄龙病的特异引物OI1/OI2c对其16S rDNA片段进行PCR扩增,将其扩增产物纯化、回收,进行序列测定。利用DNAstar软件、clustalw2
在中国证券市场面临整体“诚信”危机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是否有动机为投资者自愿披露更多信息?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上市公司的自愿信息披露行为?自愿披露的信息是否与公司治理结
笔者针对70多家企业对高职高专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进行了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用人单位对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英语应用能力的具体要求。调查结果表明,在英
自1998年全国电力行业迈开了"政企分开"的步伐,电力企业至今经历了大大小小十五次改革,在改革过程中电力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使电力企业在市场经济条
互联网的发展正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在最近的二十年里,互联网经历了萌生、发展及壮大,并逐步把我们带入一个网络的新经济时代。互联网进入我国不过近几年时间,同样得
随着公用事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公用事业融资体制严重阻碍了公用事业进一步健康、快速发展的步伐。由于制度上的限制和思想观念的束缚,我国公用事业上市公司一直稳定地偏好股
<正>随着零售银行业务竞争日趋加剧,客户需求更加突显个性化、多元化,传统营销的效率有所降低。积极探索新的营销运作模式,借力数据挖掘技术向现有客户交叉销售新的金融产品,
在技术创新项目的管理中,技术创新项目的选择与决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有重要作用。因此,对技术创新项目的选择与决策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
本文通过对已有的经济学文献对偷窃和窃品问题研究的回顾,认为虽然用标准的新古典经济学范式分析这个问题,能够在有关偷窃的社会成本、不同法律规定下偷窃这一行为的个人和社
民机客户服务人才对我国民机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其发展建设已纳入国家"十二五"人才建设规划。介绍了全球顶尖民机制造商波音与空客的客户服务人力资源现状,总结了其客户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