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水田区育秧棚用地空间配置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yangyi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地水田区,积温低、生育期短等因素限制了水稻产能提升以及品质的改善。水稻作为中国人口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为了解决水稻大规模生产的现实需要和当地气候条件之间的矛盾,从国外引进先进的育秧技术,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有利条件的催生,育秧大棚应运发展,为农业生产创造条件。研究其增产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同时也是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指示。近些年农业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农业产业体系也在发生着变化,产业趋于分化,各种附属设施各司其职,与此同时土地整治工程也要求对设施农用地,尤其是育秧棚用地进行布局优化,切实做到节约集约利用每一寸土地,不浪费耕地。研究其发展历程的同时所带来的实际产量、经济效益的提升以及空间分布格局的优化对寒地水田区机械化发展以及推进土地整治工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在垦区七星农场科技园区中进行,开展了水稻实际培育试验以及分析育秧棚用地空间配置和布局模式,结合实地调研、全程试验跟踪记录以及近5年育秧棚规模统计表和农场遥感影像解译育秧棚群等方面研究,总结了七星农场近些年育秧棚大规模发展的同时所带来的优势和不足。本文通过对七星农场育秧棚用地布局加以分析优化并总结其特点,为同样利用育秧棚进行秧苗培育的寒地水田区提供参考借鉴。同时本文也分析了育秧棚从小棚到中棚再到大棚模式进行水稻育秧时,对秧苗各方面素质的影响以及后期在本田生长到成熟期对水稻产量的测算,综合对比传统小棚、标准大棚和超级大棚之间的优劣势。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不同棚式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影响分析。在育秧期间,4月19日至4月27日超级大棚和标准大棚棚内温度均高于小棚内温度,大棚的增温效果明显,4月25日后大棚内温度趋于温度,实现温度可控的优势。对秧苗素质影响表现在株高、根长、根重、茎基宽等指标,总体表现为大棚育秧方式优于小棚育秧方式,其中超级大棚弱苗率比标准大棚弱苗率低10%。在插秧至成熟期,标准大棚和超级大棚比传统小棚生育期约提前7天左右时间,解决了寒地水田区生育期短的矛盾。在成熟期,超级大棚所培育出的秧苗在产量的测算处于最高,标准大棚次之,传统小棚最少,超级大棚所育水稻的实际产量为9301.5kg/hm~2,传统小棚实际产量为8632.5kg/hm~2,超级大棚较标准大棚育秧使水稻增产289.5kg/hm~2,在2016年,七星农场的标准大棚有14300栋,可承担本田育秧为5.24万hm~2,如果全部改建为超级大棚可提高水稻总产量1518万kg。(2)育秧棚用地规模变化和布局特征分析。七星农场水田面积不断扩大,育秧棚数量逐年上升,在2009年育秧棚数量为14000栋,截止到2017年规模达到17548栋,2017年七星农场育秧棚用地占地面积为1370.69hm~2,占比达到了1.18%。其中超级大棚在2012年开始建造,截止到2017年由1500栋增加为2969栋,扩建超级大棚成为寒地水田区育秧棚建设的趋势。2016年七星农场育秧棚建设规模达到17048栋,可承担本田育秧达到7.69万hm~2,而七星农场2016年水田面积为6.73万hm~2,育秧棚可育秧苗已经超过实际水田面积需要,一部分育秧棚处于闲置状态,存在育秧棚用地浪费的情况。基于最邻近指数分析,七星农场有一半的管理区育秧棚用地空间格局呈现离散分布的布局,该区域育秧棚用地空间分布密度呈现从西部向东部逐渐增强的趋势,育秧棚用地相对分散。七星农场11个管理区中有5个管理区R值小于1,这些管理区的育秧棚用地呈现集聚分布的状态,分布较合理。其余管理区的最近邻指数趋于一致,都大于1,这部分管理区的育秧棚用地都是离散分布。第六管理区育秧棚用地的最邻近指数为1表现为随机分布。七星农场育秧棚用地总体满足度为102%,各管理区满足度大多处于80%以上,其中满足度超过100%的管理区有4个,服务面积超过其水田育秧实际需求,导致部分育秧棚处于闲置状态。其余管理区满足度在80%左右,一部分可由邻近管理区输送秧苗,而第七、八管理区则需要进行优化。(3)育秧棚用地布局标准与空间优化分析。依据七星农场育秧棚选址与建设标准,单个标准育秧棚占地面积为0.036hm~2,服务本田育秧面积为3.34-4hm~2;超级大棚占地面积0.125hm~2,服务本田育秧面积为13.33hm~2,一处育秧基地约有大棚120栋,占地面积约为6.32hm~2。育秧棚用地必须处于采光较好,地势高燥的地方,棚间距应保持在2.5m左右。通过分析各个管理区育秧棚用地空间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对满足度较低的第七、八管理区进行优化,同时对不合理的散棚和棚群进行合并、转移,第七管理区补充标准育秧棚131栋,补充棚群占地面积为4.72hm~2。第八管理区补充标准育秧棚125栋,补充棚群占地面积为4.51hm~2。以七星农场育秧棚布局模式为标准,为寒地水田区育秧棚整体改建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验证分析压痛点与激痛点理论在斜方肌痛症上的敏感频率及效用;方法:通过对300例项部肌筋膜痛症患者的斜方肌进行触诊检查,记录痛点分布,分析其分布规律;将单种痛点敏感
目的探讨C型臂机术中应用的辐射防护措施,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分析C型臂机术中应用产生辐射危害的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结果骨科手术中应用C型臂机较多,防护意识不强、设施陈
目的:评价下肢血管介入对糖尿病严重下肢血管病变合并糖尿病足的预后情况。方法:38例2型糖尿病伴严重下肢血管病变并有不同程度糖尿病足的患者,分为治疗前组及治疗后组,做自身对
目的总结针刺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中风偏瘫患者29例作对照组,仅给予针刺治疗;另选取29例作研究组,给予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研究需要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例6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治
目的 探讨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同盆腔淋巴结转移和宫旁侵犯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10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对患者的肿瘤组织学类
《重庆社会科学》作为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学术阵地和出版载体,恪守“全国视野、重庆个性”理念,专题策划与深度研究并举,从2010年1月起,新辟独立于学术论文之外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