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破产标准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l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业在经济中承担着中介、支付、存款、政策实施等重要职能。据银保监会公布的《2020年银行业总资产、总负债(季度)》数据显示,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占比超过整个银行业资产规模的80%,可见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对传统银行业提出了挑战。商业银行出现危机屡见报端,在市场竞争中失败退出亦属正常。据此,为维护国家金融秩序,防止系统性危机发生,及时处置问题商业银行,完善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商业银行破产标准作为适用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的前提,科学、合理的商业银行破产标准是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发挥功用的钥匙。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破产适用一般公司破产标准。基于商业银行破产的特殊性,本文认为引入监管性标准是商业银行破产标准的立法趋势。国际上英美等商业银行破产制度完善的发达国家均通过立法将监管性标准作为商业银行破产标准的内容。为此,本文旨在通过商业银行破产理论研究,结合我国立法现状,参考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破产标准的立法经验,提出我国商业银行破产标准的立法建议以供参考。
  本文共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交代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创新进行了说明。
  第二部分是商业银行破产标准概述。该部分首先对商业银行破产的概念加以界定,对商业银行破产和一般公司破产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商业银行破产的特殊性;其次,阐明了商业银行破产标准的概念,介绍了商业银行破产标准的分类,为后文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是我国商业银行破产标准的立法现状和问题。从现行制度的具体内容出发,分析并归纳了我国现行商业银行破产标准在立法层面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是国外商业银行破产标准及参考借鉴。该部分介绍了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破产标准的内容,比较分析了各国制度规定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思考值得我国参考借鉴的地方。
  第五部分是我国商业银行破产标准的立法建议。从立法的指导思想、引入监管性标准、监管性标准的具体设计等多个方面提出了立法建议。
  第六部分是结论。提出本文研究的核心观点,引入监管性标准作为商业银行破产标准的内容。
其他文献
就业问题是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中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新时代女大学生作为新时代女性中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其就业问题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马克思就业理论产生于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初期,马克思在对就业问题的长期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中,形成了深刻的见解。马克思对青年职业的选择提出了科学的意见;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揭示了失业的产生与根源;对社会主义的畅想描绘了未来社会的理想就业形态。研究马克思就业理论有助于为国家重视女
学位
所谓共同体即是基于共识的联合体,而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构建则是基于“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格局。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在我国社会治理工作中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它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应对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新中国成立之
在强制执行过程中有许多阻碍,被执行人虚假申报财产状况便是其中之一。大量被执行人在司法实践中虚假申报财产状况,导致生效裁判文书无法得到真正执行。这不仅让胜诉的执行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还严重挫伤了司法公正以及人民法院的司法公信力。目前有关被执行人虚假申报财产行为规制的理论研究较少,实践中各个执行法院的做法又不尽相同,所以有必要重视这一问题,并对其展开深入研究。  本文将通过包含导论在内的五
学位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深受学术界关注的课题。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劳动育人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劳动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改革和创新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题中之义。因此,将青少年劳动教育这一课题放置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视域下进行多维考察,有助于彰显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本文将通过以下五部分讨论。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本选题
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作为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喜爱关注。新时代我国物质生产领域已然取得一定成绩,这就需要精神文化领域与之相适应,文艺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习近平多次围绕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展开科学论述、进行理论指导,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关于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理论体系。  习近平社会主义文艺观是在充分吸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
学位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榜样教育对于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的基础上,乘风破浪,开拓进取
学位
在德日三阶层刑法论体系和中国传统的四要件犯罪体系中,规范性要素都属于刑法中个罪事实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上它构成了犯罪的主要内容,主观上行为人对其认识是犯罪故意成立的条件,这决定了它在司法实践中的重要地位。而中国《刑法》中的非法狩猎罪,是典型的行政犯,它的罪状由大量规范性要素所组成。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得出行为人对规范性要素的认识错误,是本罪引发司法实践中一系列争议的主要原因。在厘清本罪各规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平稳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升,服务性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增加,居民消费结构正处在不断升级的通道上。居民消费结构的有效升级对拉动内需、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国民经济持续性健康发展至关重要。2020年,国家从供给端、需求端两个维度出发,将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改革管理,以提升供给体系质量,顺应消费升级态势,将消费同升级居民消费结构有机结合,全面促进消费,进一步开拓国内市
学位
我国公证制度立足于政治、经济生活,在革除行政化的弊端之后,公证职能和法律效力在社会法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纵观公证制度,在国家层面,公证职能可以为社会经济流转以及法律安全护航;在个体层面,公证职能可以提供中立、公正、可靠的法律服务,是重要的信用保障机制。然而,我国公证行业发展的时间较晚也较短,相关成文法规范不足,因此在实践活动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无序现象,影响了国家法治形象,故而确有必要在较高层面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辅导员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高校辅导员育人成效的重要指标和考核标准。高校辅导员以立德树人理念为指导不断夯实、提高自身核心能力,既能保证高校辅导员实现立育人之德的目标,又能为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持。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与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高校辅导员立德树人的核心能力提升的困境、路径及对策等。本研究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