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利益主体的增多,利益要求的多元化现象十分突出,农民工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一部分有其固有的利益诉求。当前国家为农民工提供了人大、信访、工会、大众传媒等诸多制度化的利益表达途径,但是近年来农民工通过静坐请愿、阻塞交通要道、跳楼等方式进行的非制度化利益表达事件频发。利益表达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政治权利,是解决社会矛盾与冲突的方式,通过利益表达将利益诉求输入进政治系统变为政策输出,实现利益分配均衡化是利益表达的意义所在。农民工通过各种非理性的体制外方式进行利益表达,影响政府资源的权威性分配,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农民工非制度化利益表达实质上是农民工与政治系统的互动,通过利益表达影响政府决策。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的主要表现形式有越级上访,暴力对抗,以堵路、请愿为主要形式的街头集体行为,个人极端行为等。农民工阶层的特殊性使农民工非制度化利益表达呈现出一些特点,其影响有利也有弊。要克服消极影响、发挥积极影响就要分析农民工非制度化利益表达出现的原因。农民工思想观念有待提高,缺乏利益表达素养与法律意识;政府工作人员缺乏群众观念,政绩观扭曲,漠视农民工利益是农民工选择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的观念因素。利益表达制度的体制性弊端与社会分配制度对农民工的不公是农民工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的体制性原因。工会效能有限,农民工社会团体缺乏,老乡会等自组织发展有限使农民工在利益表达中缺乏组织后盾。减少农民工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现象要从加强思想观念建设、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入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冲突没有矛盾的社会,而是有效解决矛盾和冲突实现利益共享的社会。利益表达是协调利益矛盾的突破口,是化解社会矛盾的安全阀,赋予农民工充分的利益表达权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