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新农村建设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hu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重点,也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和长久之计,更是民族地区文化繁荣发展的前提保证。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既有自身的优势,又有根深蒂固的劣势,在取得成就的同时,又面临许多现实问题。   多元文化交织、多种宗教并存、信教人数多、宗教氛围浓厚是民族地区显著的特征。处理好民族地区的宗教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受自然、地理、历史等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发展缓慢。民族地区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新形势,推行可持续农业,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健全法律监督机制,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让贫困人口尽快摆脱依赖自然条件生存的状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甘肃省民族地区自然条件差、贫困人口多、教育水平低、经济发展缓慢,新农村建设面临严峻的考验。如何促进农业产业化,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对当前甘肃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有重要意义。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给东乡族自治县(以下简称东乡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东乡县的新农村建设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表现在:经济发展方面,东乡县以养羊、洋芋、花椒林果、劳务产业的发展为支柱,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使东乡县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扶贫开发方面,整村推进、异地搬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农民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挑战表现在:东乡县的新农村建设也面临自身突出的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自然灾害频繁、农业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农民收入少等因素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只有以人为本,加快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切实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出发,才能搞好东乡县的新农村建设。   本文以甘肃省东乡县为例,旨在分析东乡县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遇到的困难,并结合实际,探讨东乡县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突破领域,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从对东乡县新农村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以点带面,来探索甘肃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得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其他文献
法律是对话网的集合,是存在于立法者、司法者和听众之间的对话,它反映在符号上的体现就是法律文本。法律文本有其自己独立存在的意义。立法者在立法的过程对民意做出考察,吸纳接
廉政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是反腐倡廉工作的关键环节。一个地区反腐败工作的发展程度,可以通过廉政教育的实际情况体现出来,廉政教育的健康发展可以营
督查工作至关重要,它是政府全局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政务督查是政府办公厅的一项基本职能,是确保政府决策发挥作用的后续手段和重要途径。可以说,政务督查职能关联政府职
在中国法学研究中,那种崇尚西方法治模式、认为西方法治的“当今”就是我国法治的“未来”的思维仍然存在,随着社会问题与日俱增,人们不禁要问:为何从西方引入的先进法律制度在中
近年来,我国社会的矛盾纠纷数量多、类型各样、法律关系趋于复杂,法院简单援引单一的法律标准对案件进行判决已经无法达到“案结事了”、维护社会稳定的效果。“有法律却无秩序
学位
未决羁押是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前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的羁押。依据无罪推定理论,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宣判前均应被推定为无罪。未决羁押恰恰针对的是法律上依然无罪的公民。因
随着商标淡化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我国学者对商标淡化理论的研究也在逐步发展。商标淡化理论被提出来之前,世界各国对于商标反淡化保护的认识还不成熟,对商标淡化理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