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重点,也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和长久之计,更是民族地区文化繁荣发展的前提保证。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既有自身的优势,又有根深蒂固的劣势,在取得成就的同时,又面临许多现实问题。
多元文化交织、多种宗教并存、信教人数多、宗教氛围浓厚是民族地区显著的特征。处理好民族地区的宗教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受自然、地理、历史等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发展缓慢。民族地区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新形势,推行可持续农业,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健全法律监督机制,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让贫困人口尽快摆脱依赖自然条件生存的状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甘肃省民族地区自然条件差、贫困人口多、教育水平低、经济发展缓慢,新农村建设面临严峻的考验。如何促进农业产业化,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对当前甘肃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有重要意义。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给东乡族自治县(以下简称东乡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东乡县的新农村建设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表现在:经济发展方面,东乡县以养羊、洋芋、花椒林果、劳务产业的发展为支柱,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使东乡县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扶贫开发方面,整村推进、异地搬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农民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挑战表现在:东乡县的新农村建设也面临自身突出的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自然灾害频繁、农业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农民收入少等因素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只有以人为本,加快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切实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出发,才能搞好东乡县的新农村建设。
本文以甘肃省东乡县为例,旨在分析东乡县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遇到的困难,并结合实际,探讨东乡县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突破领域,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从对东乡县新农村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以点带面,来探索甘肃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得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