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优益权的司法裁判实证分析

来源 :广东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yg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优益权是行政法理论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其表征着行政权力较于相对人权利具有优先性。但行政优益权虽然作为区分行政协议与民事合同的重要识别点,却因尚未得到学界的系统性研究与立法上的承认而具有不确定性,行政优益权的内涵定义、外延边界等问题仍未得到厘清。因此本文以行政优益权的相关裁判文书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总结归纳出司法裁判中的行政优益权。以“行政优益权”为关键词,在北大法宝网上搜索截止日期于2020年7月10日共得到1859份裁判文书,排除重复案例、一案多判与裁判理由中没有对行政优益权进行阐述的案例,共得到了177篇裁判文书作为本文的重点研究样本。样本案件中根据法院是否支持行政优益权的行使梳理为肯定性裁判文书和否定性裁判文书,通过针对这些裁判文书的案件类型、文书类型、判决类型等方面的研究,总结出法院对行政优益权争议案件的裁判思路与裁判规律,厘清行政优益权于司法认定中的内涵与外延。最后本文通过样本案例的进一步分析得出以下两规则为行政优益权司法审查中的考量因素:行政优益权的确定规则与行政优益权的使用规则。行政优益权的确定规则包括:(1)需优先判断行政协议的效力;(2)需区分行政优益权与非基于行政优益权的单方变更解除权。行政优益权的使用规则包括:(1)行政优益权的行使条件是否满足;(2)行政优益权的行使程序是否正当;(3)行使主体是否存有过错;(4)行政相对人的损失是否得以合理补偿。并且给出将上述考量因素上升为司法解释的建议,这样做一方面能使行政优益权内容变得清楚,指导行政机关在不同类型的行政协议中该如何运用行政优益权保障行政管理目的,另一方面又能防止行政优益权的恣意滥用与滋生腐败,起到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效用。
其他文献
目的 调查产褥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认知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产科门诊部的产妇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盆底肌训练知信行和需求问卷进行调查,了解产妇盆底肌训练知信行现状,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 产妇盆底肌训练知信行总得分(68.91±11.80)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产妇盆底肌训练知信行水平与其年龄
目的 探讨加减补中益气汤联合凯格尔训练对更年期压力性尿失禁(SUI)(肾气亏虚型)患者盆底肌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更年期SUI(肾气亏虚型)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干预加凯格尔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加减补中益气汤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 h尿
学位
在中国舞台艺术的发展史上,相对于其他本土的艺术表演形式,舞剧的艺术生命无疑是年轻的,它极大地弱化甚至削减了“语言”在舞台艺术中的存在,放大了舞蹈——肢体语言在戏剧舞台上的话语权,在这样的艺术形式下,如何在戏剧舞台上寻找“戏剧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成为舞剧编导思考的重要问题。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戏剧性与文学性,形式与内容都达到了一种绝妙的平衡,在舞蹈与戏剧交汇的表现形式中,舞剧恰恰需要更多语
人民城市理念是城市社区建设的价值主线,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内涵贯穿于城市建设始终,而城市社区空间的构建和实践离不开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打造美好的空间也是人民性的重要体现。基于空间理论和人民城市理念,深入剖析上海市B社区在城市社区环境治理过程中城市社区空间如何实现从物理属性到社会属性的转变,从而回应社区居民的真实需求、服务“公转”带动居民“自转”、实现情感联结的社区团结为核心内容构建“共享感”空间。物
学生的情绪管理是现代素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这也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管理水平的关键。教师应从教学情境的设计入手,创设符合学生学习预期与学习状态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小学数学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热情和参与性,重点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和自信心。同时,教师还应在小学开展各种数学教学活动,降低学习过程中学生情绪波动的频率,增强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获得感与自豪感。
目的 探讨超声下引导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去阿片全麻用于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80例老年患者,结合抽签法分成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和观察组(采取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去阿片全麻)各40例,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视觉模拟得分(VAS);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 两组T0时的HR及MAP相比无差异(P>0.05);观察
“真实”是意义活动的底线,“艺术真实”是艺术文本存续的基础。在理论界,围绕“世界、作品、艺术家、受众”这四个要素构建的理论范式,无法单独阐释艺术真实的意义机制,动态联系的范式结合也不过是标准叠加的产物。在技术层,数字媒介消弭了真实与虚拟的边界,这一状况与总体文化观念滑向“后真相”同步,艺术真实遭遇技术解构的冲击。理论阐释无法确证“存在意义”上的艺术真实,技术冲击消解了“存在者意义”上的艺术真实,前
数字社会的良性治理需要提升公民的数字素养与技能,重新审视大数据时代公民的数据权利,重构数字社会的数字技术伦理秩序。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数字社会中公民“数字化生存”的内在要求。当前,全球面临严峻的“数字鸿沟”,我国公民数字素养平均水平不高,未来要加强科普和宣传,稳步提升我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公民深度参与“大数据”的生产过程,权利的让渡成为风险的源头,“数据霸权”成为公民数据权利面临的严峻挑战,未来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