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1在胆囊癌中恢复表达可抑制肿瘤生长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以及可调控EpCAM等蛋白质的表达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hiteshar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胆囊癌发病率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五位,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目前唯一治愈胆囊癌的有效手段,但是多数患者就医时,已处于晚期,无法接受手术。影响胆囊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原因有胆囊癌发展迅速,易侵犯周围脏器发生转移等。因此对胆囊癌生长侵袭转移机制方面的研究,寻找控制胆囊癌侵袭转移的治疗方法对提高胆囊癌患者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Wnt信号通路作为体内高度保守的代谢通路,广泛参与了胚胎分化,细胞增殖等总要过程,正常细胞内此通路一般处于关闭状态,而它的异常激活,往往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以往的研究表明部分肿瘤中, WIF-1作为Wnt代谢通路的抑制因子之一,可通过阻断Wnt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但是WIF-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对于胆囊癌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及其作用机制目前仍尚无报道。本研究在相关前期文献报导的基础上首次探讨WIF-1基因在胆囊癌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和预后意义;研究其在胆囊癌增殖、侵袭、转移等过程中的作用;构建裸鼠胆囊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研究WIF-1对于Wnt代谢通路蛋白质表达及胆囊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从而深化对胆囊癌发病和进展机制的了解,探索胆囊癌新的治疗靶点。第一部分:WIF-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和预后意义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WIF-1的表达与胆囊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评价WIF-1蛋白在40例胆囊癌以及45例慢性胆囊炎中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数据进行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WIF-1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P<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WIF-1在40例胆囊癌标本中,仅9例WIF-1表达阳性,表达率为22.5%(9/40),而在45例胆囊炎中,WIF1的表达率为100%(45/45),两者之间的阳性率具有显著差异性(P<0.001)。胆囊癌组织中WIF-1基因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有无伴有胆囊结石、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学资料均未见相关性(P>0.05),提示WIF-1的缺失表达可能是胆囊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第二部分:WIF-1基因在胆囊癌细胞中表达情况及WIF-1过表达胆囊癌细胞株的构建鉴定目的:检测WIF-1在三株胆囊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并初步探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进而构建过表达WIF-1胆囊癌GBC-SD细胞株,并对其进行检测WIF-1mRNA和蛋白质表达变化情况。方法:采用RTPCR、Western-Blot、启动子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分析GBC-SD、NOZ以及SGC-996三株细胞WIF-1mRNA、WIF-1蛋白及WIF-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并通过质粒转染胆囊癌细胞系GBC-SD,应用RT-PCR及Weatern-Blot技术检测转染后人胆囊癌细胞GBC-SD的WIF-1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GBC-SD、NOZ、SGC-996细胞系中WIF-1均缺失表达,三株细胞中WIF-1启动子区域均存在甲基化状况,这可能是造成WIF-1在三株细胞中缺失表达的原因。过表达WIF-1质粒作用于人胆囊癌细胞株GBC-SD后,WIF-1的mRNA表达恢复, WIF-1蛋白表达恢复。第三部分:过表达WIF-1基因对人胆囊癌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及凋亡能力的影响目的:研究过表达WIF-1基因对人胆囊癌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及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胆囊癌GBC-SD细胞分为三组:GBC-SD未处理组,GBC-SD空质粒组(GBC-SD-MOCK)以及GBC-SD过表达组(GBC-SD-WIF-1)。CCK-8法检测三组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运动侵袭试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WIF-1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能力;明胶酶谱法检测细胞上清MMPs分泌变化情况。结果:过表达WIF-1基因能抑制GBC-SD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并可促进GBC-SD细胞凋亡(P<0.01)。空质粒组及未处理组细胞间增殖、侵袭、转移凋亡能力无明显差异(P>0.05)。过表达WIF-1能抑制MMP-2及MMP-9的分泌(P<0.01),GBC-SD-MOCK组及GBC-SD组分泌MMP2,9能力无明显差异(P>0.05)。第四部分:过表达WIF-1基因对人胆囊癌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侵袭和转移的影响目的:研究过表达WIF-1基因对人胆囊癌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侵袭的影响。方法:胆囊癌GBC-SD细胞分为三组:GBC-SD未处理组,GBC-SD空质粒组(GBC-SD-MOCK)以及GBC-SD过表达组(GBC-SD-WIF-1),15只裸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收集对数生长期的三组细胞,注射100μl,1×106细胞/鼠细胞悬液于实验裸鼠左前腋皮下,观察五周后处死裸鼠,测量称重体积,收集标本制做病理切片。结果:3组裸鼠成瘤率100%,过表达WIF-1组裸鼠肿瘤生长速度及成瘤体积重量均明显小于其余2组(P<0.001);空质粒组及未处理阴性组成瘤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细胞成瘤均未见腹腔转移及肝脏转移,表明过表达WIF-1基因抑制人胆囊癌细胞在裸鼠体内生长转移。第五部分过表达WIF-1对于下游蛋白质的调控以及细胞微观结构的影响目的:研究过表达WIF-1对于GBC-SD细胞内蛋白质表达的影响,分析WIF-1对于WNT代谢通路的作用机制及观察过表达WIF-1蛋白的GBC-SD细胞系超微结构变化。方法:采用Raybiotech蛋白芯片半定量检查过表达WIF-1蛋白的GBC-SD细胞系内部分蛋白质表达变化;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其GBC-SD-WIF-1、GBC-SD-MOCK、GBC-SD三株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WIF-1可导致EpCAM等多种蛋白质的表达发生上调或下降,这些蛋白质参与了细胞内诸多重要生理病理过程,提示WIF-1可能通过调节这些蛋白质的表达而参与了肿瘤细胞上皮间质化过程;扫描电镜结果提示GBC-SD-WIF-1细胞内溶酶体分泌显著增多,而GBC-SD细胞与GBC-SD-MOCK细胞内则未见这一变化。结论:1、多数胆囊癌组织中缺失表达WIF-1,WIF-1表达情况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无明显相关,表明WIF-1的失活可能为胆囊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早期事件。2、胆囊癌细胞系GBC-SD、NOZ-996及SGC-996三株细胞系中WIF-1mRNA均缺失表达,不表达WIF-1蛋白,这可能与其启动子区域存在甲基化相关;构建过表达WIF-1质粒作用于人胆囊癌细胞株GBC-SD后,WIF-1mRNA表达恢复, WIF-1蛋白表达恢复。3、过表达WIF-1基因能抑制GBC-SD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并可促进GBC-SD细胞凋亡,与之相对应MMP2,9在过表达WIF-1蛋白GBC-SD细胞中表达降低,证明了WIF-1对于GBC-SD的侵袭转移具有抑制效应可能与MMPs分泌相关。4、人胆囊癌细胞GBC-SD皮下接种裸鼠可产生移植瘤;过表达WIF-1基因可抑制人胆囊癌细胞在裸鼠体内生长转移。5、过表达WIF-1可导致GBC-SD细胞内部分蛋白质的表达情况发生改变,这些蛋白质广泛的参与了细胞的增殖、分化等多个生理病理过程,并可能与肿瘤细胞上皮间质化过程相关。扫描电镜结果表明细胞内溶酶体显著增多,这可能与肿瘤胞内蛋白质的分泌变化相关。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肺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而且是近年来发病率上升最快的肿瘤之一。发达国家中肺癌病人总的5年生存率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始终徘徊在10%左右。肺癌患者预后不良
介绍WHO肺癌新病理分类的临床意义.着重阐述了新丰富的含义如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复合性小细胞癌等,和新增加的概念如非小细胞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
目的探讨低磁场MRI在儿童骨骺部隐性骨折中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和形成机制。方法对CR平片33例骨骺部隐性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并对其MRI影像表现进行总结。结果MRI检查33例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分析地塞米松对因抗结核药导致的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的护肝作用。方法回顾性总结29例初治肺结核,在抗结核治疗初期出现转氨酶、黄疸指数明显升高,多数合并明显肝功能受损表现
通过试验和对数据的进一步处理,获得了叶片扩压器内部非定常流场的分布情况.详细分析了叶片扩压器内部的非定常流动现象和流动规律.通过研究发现在叶片扩压器进口处,高速区位
白细胞介素-12(IL-12)是一种具有异二聚体结构的抗肿瘤细胞因子,能够通过诱导细胞免疫反应、增强体液免疫、抑制血管生成等多种途径发挥强抑瘤作用。但是,IL-12一直受到局部
本文介绍了采用组合抑制剂AB降低镍精矿中MgO含量的试验指标及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含Mg硅酸盐矿物有特殊的抑制效果,而且选择性强,对Ni硫化矿基本上无抑制作用,对矿泥
研究背景和目的卵巢癌是死亡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虽经过规范化的治疗,包括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和以铂类和/或紫杉醇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晚期卵巢癌的5年生存率仍徘徊在1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的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了社会信息传播的主流,因而也使得网络媒体播音主持艺术随之发展。然而,由于发展时间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