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步入21世纪,中国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规模与质量都很显著,同时,教育国际化也越来越需要从单方面关注教育“引进来”,到谋求教育“走出去”的新高度,以期实现“两手兼顾,平衡发展”。但是现阶段我国教育“走出去”的研究略显不足,本研究试在确定教育“走出去”下的定义的基础上,努力出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教育“走出去”的统计指标体系。在一定的文本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借鉴教育国际化理论,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宏观设计原理的科学合理成分;也同时运用文献研究法、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等研究方法,对进行教育“走出去”的上位词——教育国际化进行范畴提炼;在分析中国教育改革进程中教育统计指标的变化后,尊重我国国情和国际比较前提下,根据“教育资源”同“教育竞争力”的视角,尊重教育“走出去”统计指标架构的原则、依据,并考虑到指标统计的便利性、可行性等因素,构建出教育“走出去”的统计指标,并形成中国教育“走出去”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最终构建的中国教育“走出去”统计指标,其一级指标是:空间拓展维度、人力资源维度、财物资源维度、内容载体维度、教育竞争力维度,共5项。二级指标包括“境外办学”、“来华留学生情况”、“教育援外经费”、“对外汉语”、“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与竞争力”等21项,三级指标包括在“境外中国举办的幼儿园”、“教育部直属高校来华交流学生与教师情况”、“教育部用于教育援外的经费”、“国外知名的中国问题研究杂志数”、“外国人对中国教育的了解度、认可度”等74项。研究结果是构建出符合中国特色的和国际共性的中国教育“走出去”统计指标体系,可供相关使用者评价中国教育“走出去”之现状贡献参考,帮助我国各教育主体就教育“走出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诊断,研究丰富了教育国际化理论,丰富了教育国际化评价研究,对推进中国教育“走出去”进程具有一定的作用。